这首诗《偶成》由清代诗人沈光文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与世事无常的复杂情感。
首联“百孔难教补即全,秋来客意望谁怜”,以“百孔”形容人生的种种不完美和挫折,即使努力修补,也难以达到完满的状态。秋天的来临,让旅人的思乡之情更加浓烈,却无人能理解或同情,透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
颔联“甓当劳处忘同瘁,棋著閒时巧未传”,运用了“甓”(砖)和“棋”两个意象,分别象征劳碌与闲暇。劳碌之时,诗人仿佛忘记了与他一同受苦的人们;在闲暇之际,巧妙的技艺未能得到传承,暗示了人生的不易与技艺的流失。
颈联“任我穷留日月老,何人智合事机先”,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智慧与时机的渴望。在岁月的长河中,无论多么努力地停留,都只能眼见时光老去;而真正懂得把握时机的人,似乎总是先于他人。
尾联“荒居欲藉虚名重,前路茫茫且问天”,描绘了诗人身处荒凉之地,试图凭借虚名获得重视,但面对未知的未来,只能向苍天寻求答案。这一联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困境的挣扎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迷茫。
整体而言,《偶成》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逆境中寻求自我价值与意义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