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梦得酬牛相公初到洛中小饮见赠

淮南挥手抛红旆,洛下回头向白云。

政事堂中老丞相,制科场里旧将军。

宫城烟月饶全占,关塞风光请半分。

诗酒放狂犹得在,莫欺白叟与刘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在淮南挥手告别,红色旗帜随风飘扬,我向洛阳回望,只见白云悠悠。
曾在政事堂担任宰相的老臣,也是制科考试中的昔日将军。
皇宫内外的繁华美景他独占鳌头,而边关塞外的风光请让他分享一半。
尽管诗酒放纵的豪情仍在,但不要轻视这位白发老人和我刘君。

注释

淮南:指淮南地区,当时诗人可能在此地任职。
红旆:红色的旗帜,古代官员出行时的标志。
洛下:洛阳,古都,诗人离开的地方。
政事堂:唐代宰相处理政务的地方。
老丞相:指曾任宰相的人。
制科:唐朝的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
将军:指诗人自己,可能他曾有军事背景或在制科考试中表现出色。
宫城:皇宫的别称。
烟月:代指繁华、迷人的景色。
饶全占:占尽,独享。
关塞:边关要塞,边境地带。
风光:自然景色。
半分:分享一半。
诗酒放狂:形容饮酒赋诗的豪放行为。
白叟:白发老人,此处指诗人自己或另一位老友。
刘君:诗人朋友的名字,具体身份不详。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代创作的,名为《因梦得酬牛相公初到洛中小饮见赠》。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淮南挥手抛红旆,洛下回头向白云。"

这里诗人用象征性的语言描绘了一种从繁华落寞到超然物外的情感转变。"淮南"指的是淮水以南地区,而"挥手抛红旆"则是比喻离开了官场的纷争和功名。"洛下回头向白云"表达了一种超脱红尘,心向高远的志向。

"政事堂中老丞相,制科场里旧将军。"

这两句诗展示了诗人对朋友过去荣耀的记忆和认可。"政事堂中老丞相"指的是友人曾在朝廷担任重要职务,而"制科场里旧将军"则强调了朋友过往的英勇事迹。

"宫城烟月饶全占,关塞风光请半分。"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美好而宁静的生活状态。"宫城烟月"象征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而"关塞风光"则是对边塞壮丽景色的赞叹。诗人似乎在向朋友发出邀请,共同享受这份美好。

"诗酒放狂犹得在,莫欺白叟与刘君。"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继续过往生活方式的渴望,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酒放狂"指的是无拘无束地享受诗意和美酒,而"莫欺白叟与刘君"则是告诫朋友不要欺骗或忽略了像白居易自己和其他知音(如刘禹锡)之间的深厚情谊。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去荣耀的缅怀。通过这些意象,白居易成功地传达了他内心的情感世界和他对于人生的一种理想状态。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在家出家

衣食支吾婚嫁毕,从今家事不相仍。

夜眠身是投林鸟,朝饭心同乞食僧。

清唳数声松下鹤,寒光一点竹间灯。

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唤妻呼多不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好听琴

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

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

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

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寻王道士药堂因有题赠

行行觅路缘松峤,步步寻花到杏坛。

白石先生小有洞,黄芽姹女大还丹。

常悲东郭千家冢,欲乞西山五色丸。

但恐长生须有籍,仙台试为检名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寻李道士山居兼呈元明府

尽日行还歇,迟迟独上山。

攀藤老筋力,照水病容颜。

陶巷招居住,茅家许往还。

饱谙荣辱事,无意恋人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