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招

北山偶尔停云出,匆匆暂分吟袂。

话别未移时,早嘤鸣人逝。旧盟今剩几。

忍重溯、紫垣遗事。四十三年,澹烟清梦,暗飘灯穗。

弃置竟何心,江乡路、难寻狎鸥闲地。

千卷史公书,尽周南留滞。卜居辞漫拟。

已零落、蕙纕兰佩。广陵散、一曲哀弹,叹古音谁嗣。

形式: 词牌: 徵招

鉴赏

这首《徵招》是清代词人周之琦的作品,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内心的感慨与回忆。词中充满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开篇“北山偶尔停云出,匆匆暂分吟袂”,以自然景象起兴,暗示诗人与友人在北山偶然相遇,短暂相聚后又不得不分别的情景。这里的“停云”象征着相聚的短暂,“吟袂”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接着“话别未移时,早嘤鸣人逝”,写出了诗人与友人话别时的场景,时间仿佛在那一刻凝固,但友人却已离去,留下诗人独自回味。这里通过“嘤鸣”这一意象,形象地表现了友人离去时的寂静与孤独。

“旧盟今剩几,忍重溯、紫垣遗事”,诗人感叹往日的盟约如今所剩无几,不忍回顾过去在官场中的种种往事。这里的“紫垣”指的是皇宫或朝廷,暗示了诗人曾有过一段官场生涯,但现在回想起来,那些往事似乎都已变得模糊不清。

“四十三年,澹烟清梦,暗飘灯穗”,诗人回忆过去的四十三年间,生活如同淡淡的烟雾和清澈的梦境,而那些美好的时光如今只能在暗淡的灯光下回忆。这里通过“灯穗”的比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弃置竟何心,江乡路、难寻狎鸥闲地”,诗人自问对于过去的生活是否真的能够放下,面对未来的路途,是否能找到一片宁静之地,如同与鸥鸟共处的悠闲之地。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迷茫和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

“千卷史公书,尽周南留滞”,诗人回顾自己的一生,如同读尽了历史的书籍,却发现自己在周南地区停留过久,未能实现更大的抱负。这里通过引用“史公书”和“周南留滞”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轨迹的反思和遗憾。

最后“卜居辞漫拟,已零落、蕙纕兰佩”,诗人设想自己若要重新选择居住地,却发现曾经的友谊和理想已经如蕙纕兰佩般零落,无法找回。这里通过“蕙纕兰佩”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广陵散、一曲哀弹,叹古音谁嗣”,诗人感叹像《广陵散》这样的经典乐曲,如今已无人能续其音,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艺术传承的担忧。这里通过引用“广陵散”的典故,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忧虑。

整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与友人分别后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生活的迷茫。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使得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

收录诗词(402)

周之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 字:稚圭
  • 籍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公元1782年~1862年

相关古诗词

双双燕.咏燕

柳塘杏苑,认当日轻盈,汉宫姝丽。

斜风一剪,弄影爱寻罗绮。

久住芹泥旧垒,又贪说、乌衣门第。

终朝絮语呢喃,那识投怀深意。前事。吾庐曾寄。

待小院开帘,更将春至。翩翩何许,惯向玉楼凝睇。

王谢雕梁任倚,但秋社、光阴能几。

从他锦字传笺,空惹故人清泪。

形式: 词牌: 双双燕

满江红

甚矣吾衰,七十载、光阴虚掷。

曾几度、春来秋去,曦轮已仄。

脉脉徒怀尘外想,悠悠终是人间客。

忆东涂、西抹少年时,嗟何及。鸡与鹜,从争食。

蚌与鹬,从夸力。但相看一笑,马牛风隔。

长庆诗筒馀昨梦,永和禊饮成陈迹。

叹曹刘、沉谢尽消亡,今谁识。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河传

锦浦。佳处。浣花祠宇。梅柳成行。

扫眉人去,还见金井丛篁。绕回廊。

胜游争免天涯感。衣香减。羞说缁尘染。

输他仙侣,依旧莲烛分光。赋长杨。

形式: 词牌: 河传

河传

湖上。烟浪。摇摇画桨。事逐春移。

兰闺扶病,心绪花落鹃啼。弄妆迟。

六桥风景成虚掷。青弯翼。一去无消息。

水仙乡里,回首玉局荒祠。断肠时。

形式: 词牌: 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