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御史卓墓感述

幽幽山下江,峨峨山上松。

累累松下墓,瑟瑟松上风。

慨昔与君游,并游京华中。

峨冠省台内,鸣銮趋步同。

中更叹莫偕,永逝当何逢。

绝弦巳易惨,挂剑今谁从。

驾舟乱回洋,展墓临高崇。

浮云骇南流,顾望摧我衷。

德音既长巳,情感胡由通。

秪馀泣麟意,悲歌伤命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熊御史卓墓感述》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间墓地的景象,表达了对亡友熊御史的怀念和哀悼之情。首句“幽幽山下江,峨峨山上松”以山水之景起兴,暗示墓地的静谧与孤寂,山松的挺拔则象征着逝者的坚韧品格。

接下来,“累累松下墓,瑟瑟松上风”进一步刻画墓地的肃穆,松风声中寓含哀思。“慨昔与君游,并游京华中”回忆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京城繁华的背景反衬出如今的物是人非。“峨冠省台内,鸣銮趋步同”描绘了昔日共事的场景,显现出友情的深厚。

“中更叹莫偕,永逝当何逢”表达对无法再与友人相伴的深深遗憾,以及对未来无法相见的哀痛。“绝弦巳易惨,挂剑今谁从”借琴弦断、宝剑闲置的意象,寄托对亡友的无尽思念。“驾舟乱回洋,展墓临高崇”写诗人亲至墓前凭吊,内心的悲痛随着江水起伏。

“浮云骇南流,顾望摧我衷”以自然景象抒发内心激荡的情感,云卷云舒如同人生的无常。“德音既长巳,情感胡由通”感叹亡友的美德虽长存,但情感的交流已成往事。“秪馀泣麟意,悲歌伤命穷”以泣麟的典故,表达对命运无常和人生悲剧的深深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描绘墓地景色和回忆过往,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死无常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163)

李梦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 字:献吉
  • 号:空同
  •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 生卒年:1472-1530

相关古诗词

徐子墓

晨兴驾我车,行行造古墓。

墓门一何寥,踟蹰久延顾。

白阡修且直,青松夹中路。

借言葬者谁,汉时徐孺子。

麟出谅不偶,龙潜竟何以。

峨峨东都会,蔼蔼青云士。

一鸣争及时,迈迹歆先轨。

冠盖纷若云,车马阗京里。

鸣玉气自振,排闼情难已。

鸿钟有竞动,大策无停纪。

斯人独岑寂,哀叹劳心理。

形式: 古风

温太真墓

双鹅谶妖端,一马前休兆。

中原既板荡,臣主周奔峭。

长蛇恣吞噬,白日掩孤曜。

心违祖逖楫,事踬扶风啸。

康屯见斯人,辱巳存机要。

建侯竟谁功,江介无飞旐。

勋成身乃殂,天逝徒心悼。

侧惟盈缩理,虚咎燃犀照。

遗坟阚清千,古树寒新庙。

来阡莽回郁,弭节纷延眺。

载瞻徐墓迩,益壮风流绍。

形式: 古风

澹台灭明墓

子游昔宰邑,邑有澹台公。

非公不见宰,不径垂无穷。

身殁埋豫章,豫章乃城中。

长松何寥寥,石墓坚且崇。

崩馆昼常阴,古树多悲风。

丸丸拥基藤,垂垂网户虫。

喧寂本异感,慨惋当何同。

道伸固难灭,瞻睇摇晴虹。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孺子墓夏谒

怀贤意实勤,展谒良巳屡。

丰茸蔓草盛,间关夏禽哺。

野蔹延竹户,丹华缀高树。

徘徊想故榻,留连果谁遇。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