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致远

堤边杨柳发新枝,叹息春工又一时。

对景不为千日醉,语离还赋四愁诗。

穷途至此空回首,老色如今各到丝。

粗有一廛归去好,犁锄何地不相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留别致远》由宋代诗人周孚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了诗人离别之际的复杂心情。

首句“堤边杨柳发新枝”,以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开篇,杨柳吐绿,新枝萌发,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也暗喻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然而,紧接着的“叹息春工又一时”一句,却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春光虽美,但时光易逝,春工(指春天的劳作)又是一年一度,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对景不为千日醉,语离还赋四愁诗。”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面对眼前的美景,诗人并未沉溺于短暂的欢愉之中,而是选择了以诗歌来表达离别的愁绪。四愁诗,原指汉代乐府民歌《悲愤诗》,这里借指表达离别之苦的诗歌,表明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不舍。

“穷途至此空回首,老色如今各到丝。”这两句诗中,“穷途”一词,既指人生道路的艰难,也暗示了诗人此时所处的困境或境遇。在这样的时刻,回望过去,只能徒增伤感。“老色”则直接点明了岁月的无情,两鬓斑白,青春不再。这两句诗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最后,“粗有一廛归去好,犁锄何地不相宜。”诗人似乎在思考自己的未来,虽然有一片土地可以归隐,但“犁锄何地不相宜”则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困惑。这句话既是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也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离别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生命、时间、理想的深思。

收录诗词(389)

周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丹徒。孝宗乾道二年进士。淳熙初,官至真州教授。工诗,文章不事雕绘。有《蠹斋铅刀编》

  • 字:信道
  • 号:蠹斋
  • 籍贯:济南
  • 生卒年:1135—1177

相关古诗词

宿崇福庵显上人房

潦收秋涧静,木落莫山稠。

石路果能滑,杖藜聊此留。

夜房憎豹脚,朝饭忆猫头。

为语汤从事,无忘马少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同伯庸游甘露有感次仲贤韵二首(其一)

故人同我去,清旦杖崇冈。

寒日无留照,惊鸿有断行。

聊将一日款,少洗十年忙。

衰病不相弃,我庐今未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同伯庸游甘露有感次仲贤韵二首(其二)

纵谈四壁静,宴坐一铃鸣。

老火渐消昼,寒窗忽报晴。

凄凉鲁两士,赫奕汉三明。

俱作南柯梦,令人骨亦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口占赠致远

柳絮翩翩燕子飞,小园风物总宜诗。

今年已解穰侯印,输与三生杜牧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