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舍

壮志已谢不复寻,无赖老境行见侵。

已知筋力不自任,况复华发如霜林。

少年裁诗喜言老,谁知老大都无心。

闲学维摩坐禅定,户外唧唧鸣幽禽。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西舍》是宋代诗人沈辽所作,通过其深沉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年华老去的感慨与内心世界的宁静。

首句“壮志已谢不复寻”,诗人以“壮志”开篇,表达了年轻时的雄心壮志已经消逝,不再追寻,流露出一种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惋惜。接着,“无赖老境行见侵”,描述了岁月无情地侵蚀着他的身体和心灵,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

“已知筋力不自任”,诗人意识到自己体力和精力的衰退,无力承担曾经能够胜任的事情,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自我认知的深刻。而“况复华发如霜林”,更是将白发比作霜林,形象地描绘出岁月痕迹在体表的显现,增加了诗的哀愁氛围。

“少年裁诗喜言老”,诗人回忆起年轻时创作诗歌时对老年的乐观态度,与现在的“谁知老大都无心”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最后,“闲学维摩坐禅定,户外唧唧鸣幽禽”,诗人选择在闲暇时学习维摩诘的禅定之道,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窗外的鸟鸣声则象征着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与诗人的内心世界形成呼应,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和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衰老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当下平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未来可能的期许。沈辽以细腻的笔触,深刻地揭示了生命中不可避免的老去过程,以及人们在这一过程中寻求内心安宁与自我超越的努力。

收录诗词(420)

沈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鄞江上作

秋潮拍江余欲去,二年穷谷江之下。

疾目不瞩西飞鸿,幽怀长寄斜阳树。

且余欲行去何之,白云缭绕故山栖。

苍颜终不为人役,不妨抱瓮治田畦。

形式: 古风

湖亭怀子美

秋来湖亭谁与乐,荷华半摧柳叶落。

忆昔榜舟乘夜月,行觞数与君相酢。

如今一西复一东,有如萍苴流水中。

白头无心治世故,何时胜处重相逢。

形式: 古风

龟兹舞

龟兹舞,龟兹舞,始自汉时入乐府。

世上虽传此乐名,不知此乐犹传否。

黄扉朱邸昼无事,美人亲寻教坊谱。

衣冠尽得画图看,乐器多因西域取。

红绿结裀坐后部,长笛短箫形制古。

鸡娄揩鼓旧所识,饶贝流苏分白羽。

玉颜二女高髻花,孔雀罗衫金画缕。

红靴玉带踏筵出,初惊翔鸾下玄圃。

中有一人奏羯鼓,头如山兮手如雨。

其间曲调杂晋楚,歌词至今传晋语。

须臾曲罢立前庑,叹息平生未尝睹。

清都阆苑昔有梦,寂寞如今在何所。

我家家住江海涯,上国乐事殊未知。

玉颜邀我索题诗,它时有梦与谁期。

形式: 古风

寄文翁

白兔观边仙路长,华林修竹到南庄。

比邻鸡犬易过屋,适意琴书动满床。

目断鹡鸰分汉节,心随鸿雁极天潢。

欲移画舸遥相访,正恐田家五月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