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海珠登眺(其一)

梦回残月转长廊,何处僧归半夜航。

水色不随山色改,风声偏助雨声狂。

依依鹈鸊栖林樾,个个芙蓉隔石塘。

幽兴杳然从此远,不堪渔笛起沧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夜晚的海珠山景色,充满了静谧与深邃的氛围。首句“梦回残月转长廊”,以梦境的回归和残月的流转,营造出一种超脱现实的意境,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接着,“何处僧归半夜航”一句,通过深夜僧人的归途,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神秘。

“水色不随山色改,风声偏助雨声狂。”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水色与山色的不变衬托出自然界的动态美,而风声与雨声的交织则增添了夜晚的生动与活力。这种动静结合的描写,使画面更加丰富立体。

“依依鹈鸊栖林樾,个个芙蓉隔石塘。”这两句描绘了雨后林间的景象,鹈鸊(一种水鸟)在树荫下休息,芙蓉花在石塘边绽放,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和谐之美。通过这些具体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向往。

最后,“幽兴杳然从此远,不堪渔笛起沧浪。”诗人的情感在此达到了高潮,幽静的兴致仿佛随着夜色渐远,而渔笛声的响起,却让这份宁静与美好显得更加难以割舍。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留恋,也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让人感受到诗人心中的细腻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海珠山夜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12)

李义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雨后海珠登眺(其二)

半亩高亭百尺强,坐来天地自生凉。

朝临爽气南山近,夜浣银河北斗长。

立马来牛原并逐,浊泾清渭不同行。

十年窗下羲皇梦,肯放轻尘到石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游小金山

一灯明灭江心寺,梦里孤蓬半夜雷。

岁月共怜人易老,江山应笑我重来。

平芜湿月流萤度,极浦随潮旅雁回。

起对沧洲意无限,登临休上妙高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赠别伦侍御右溪王刑部青萝

昔与二三子,谒帝承明庐。

拊翼欣同条,翻飞悲异途。

苟无凌霄翮,徘徊守故株。

春阳茁潜耀,百卉芬以敷。

发轸越山侧,扬鞭燕路隅。

伫立怅飞盖,沉欢意何如。

离索古所叹,志士慎驰驱。

丹云荫纤服,朱华迎轻车。

愧无杂佩赠,揽结空踟蹰。

慎言明令德,庶以永终誉。

形式: 古风

洞庭望岳阳楼

久客思归日,江湖得暂留。

君山一叶下,知是洞庭秋。

日月双吟鬓,风波一钓舟。

平生忧乐志,不系岳阳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