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塞迎霜雪,西风送羽翰。

数行天澹澹,万里路漫漫。

日落秋声急,江空暮影寒。

故人书断绝,矫首望云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雁在秋季迁徙时的景象,充满了深沉的自然之美与淡淡的哀愁。首句“北塞迎霜雪”,以“霜雪”点明季节,暗示大雁即将开始长途迁徙,而“北塞”则赋予了这一场景一种边远、肃杀的氛围。接着,“西风送羽翰”一句,通过“西风”与“羽翰”的结合,生动地展现了大雁飞翔的情景,同时也暗含了它们在风中飞行的艰辛与自由。

“数行天澹澹,万里路漫漫”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大雁迁徙的辽阔与孤独感。“数行”既指出了雁群的数量,也暗示了它们在天空中的队形,给人一种壮丽而又寂寞的感觉。“天澹澹”和“万里路漫漫”则分别从天空的广阔和迁徙路程的遥远两个角度,表达了大雁迁徙的艰难与遥远。

“日落秋声急,江空暮影寒”两句,通过“日落”、“秋声”、“江空”和“暮影”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秋日黄昏图景。日落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也预示着夜晚的来临;“秋声急”不仅指自然界的声音,也可能隐喻着时间的紧迫和生命的短暂;“江空”和“暮影寒”则营造出一种孤寂、寒冷的氛围,强化了诗人对大雁迁徙途中孤独与艰难的感受。

最后,“故人书断绝,矫首望云端”两句,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大雁的观察之中。诗人思念远方的朋友,却只能通过想象来寄托情感,于是他抬头仰望天空中的大雁,希望能借此传达自己的思念之情。这里的“云端”既是大雁迁徙的方向,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之所,体现了诗人对远方的牵挂和对自由的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大雁迁徙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大雁迁徙的壮美,同时也蕴含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自由的渴望,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45)

曹之谦(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之谦。幼知力学,早擢巍科。既而与元好问同掾东曹,机务倥偬,商订文字,未尝少辍。北渡后,居平阳者三十馀年,与诸生讲学,一以伊洛为宗,众翕然从之,文风为之一变。所著古文杂诗仅三百首,曰《兑斋文集》。汲郡王恽序之曰:先生之作,其析理知言,择之精,语之详,浑涵经旨,深尚体之工;刊落陈言,及自得之趣。而又抑扬有法,丰约得所。可谓常而知变,醇而不杂者也

  • 字:益甫
  • 籍贯:云中应

相关古诗词

幽居有感

閒居仍地僻,门闭草莱深。

车马无还往,诗书有讨寻。

严霜催岁晚,破屋觉寒侵。

计拙烦亲旧,谁能数赐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秋风亭故基

危亭冠雉堞,飞构何崔嵬。

一夕堕劫火,变化成烟灰。

颓基翳蓬蒿,坏道封莓苔。

萧条古城上,空有秋风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除夜

三十七年过,劳生强半休。

此心空耿耿,吾道每悠悠。

感物百忧集,思亲双泪流。

春风添一岁,又是五更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李郭二子还乡

丧乱身为客,淹留泪满衣。

亦知生处乐,未卜有年归。

祖帐临寒水,仙舟漾夕晖。

春来一相送,肠断故山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