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德润还茂州(其二)

井络当坤维,岷山出其腹。

神禹生兹乡,石纽何葱郁。

采药遣古亭,读书留往谷。

灵峰隐秘文,名山藏仙箓。

薤尾翔飘鸾,穗书昂立鹄。

瑞恊宛委图,辉映岣嵝曲。

早慕子长游,晚滞周南躅。

烦君窈窕寻,寄余琳琅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的《送陈德润还茂州(其二)》。诗中描绘了蜀地的壮丽山川和历史遗迹,展现了对友人陈德润还乡的祝福与对古代文化的敬仰。诗人以神禹出生的传说为背景,赞美了岷山的雄伟和石纽的葱郁,提及了古老的采药亭和读书谷,暗示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灵峰、仙箓、瑞鹤、图书等意象,增添了神秘和仙境的气息,表达了对知识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井络当坤维,岷山出其腹" 开篇点明地理位置,"神禹生兹乡,石纽何葱郁" 引出神话色彩,"采药遣古亭,读书留往谷" 则寓含了对古代文人的追忆。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灵峰"、"名山"、"瑞恊宛委图"、"辉映岣嵝曲"等描绘,构建了一幅瑰丽的山水画卷,同时流露出诗人对《史记》作者司马迁(字子长)游历的仰慕。

最后,诗人以"早慕子长游,晚滞周南躅" 自我感慨,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以及对陈德润能继续探寻文化瑰宝的期待,"烦君窈窕寻,寄余琳琅录" 委婉地请求友人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以便自己也能分享。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是对友人的送别,也是对蜀地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的深情赞颂。

收录诗词(1519)

杨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字:用修
  • 号:升庵
  •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 生卒年:1488~1559

相关古诗词

双节篇为参戎郭云屏二母

周南摽李兰,卫风咏柏舟。

淑闻播三族,苦节传千秋。

郭门有双节,今古与同俦。

千金护襁褓,九原安松楸。

保抱自黄口,相依到白头。

仍云继阀阅,将星绍箕裘。

天道岂无知,世泽楚水流。

丛桂既林森,慈竹还脩脩。

令伯陈情表,惓惓思报刘。

圣代倚长城,岂容归林丘。

不日丝与纶,封章下冕旒。

我歌双节篇,石室他年收。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寄余懋昭

夙昔梦见君,揽衣颠倒裳。

系君骅骝马,要我野游翔。

贻我金仙文,合诵声琅琅。

方舟青衣水,共钓鲤与鲂。

晤言交款款,携手何洋洋。

觉来一何见,累然在南荒。

荒鸡嗥东邻,明月悬西方。

搴帷成起坐,长啸达晨光。

因之万里风,慰言企来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拟行行重行行

遥遥涉长途,悠悠愁我心。

我心愁未央,暌离日以深。

山高水无梁,寄书多浮沉。

鱼乐在故渊,鹿鸣思长林。

觉时影与身,梦来裯与衾。

端居迟日月,旦暮如古今。

孤愿人讵知,沉忧自难任。

君子不遐弃,怀我以好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庭中有奇树

奇树生南国,孤根来远方。

隹名谁不爱,植近君子堂。

春风一披拂,花叶何炜煌。

上有寄生枝,亦得沾恩光。

桂枝陵寒山,梧桐在高冈。

草木非自献,信美非所将。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