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歌

此翁平生烟水涯,牵风载雨船为家。

水烟苍苍天尽处,欲灭不灭孤篷斜。

鸣榔打船江窅渺,向妻乱叫芦花好。

紫网临风牵绿泥,有鱼无鱼和荇倒。

菰蒲接天水鸟飞,草深沙暖鱼虾肥。

日黄江黑风始怒,犹自放船迎夕晖。

鱼虾杂倒呼儿检,谓言趁此斜阳暖。

腰间刚剩十文钱,沽酒不辞青旆远。

孤舟每牵江色留,烂破衣裳江影浮。

老渔无机鸥可验,有时飞上渠侬头。

筛螺箕蛤生活罢,黄头晚梳绿烟下。

卖得糠虾买得盐,鼾眠自谓心无挂。

夜则惯挨江鹭眠,篱横万朵秋峰边。

明月为灯照江口,江高露冷芙蓉鲜。

或虾或蚌捞江底,官徭不差私自喜。

所愁只恐市城饥,争道鱼虾不如米。

舴艋低回芦叶鸣,沙高日短潮头横。

小儿落水大儿叫,举头一片秋江明。

狂歌乱拍十指齐,叶舟总著烟溪迷。

白酒黄浆醉饱后,眼眶便觉青天低。

赤身不怨贫如洗,浑家团圞一船底。

月落乌啼鬼火明,枕头横在霜花里。

弥空紫沙烟浪平,渡头谁家鸡犬声。

开篙一阵榔板去,半夜海红天日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渔父的生活,充满了生动的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渔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以及他简单而充实的生活状态。

首句“此翁平生烟水涯”,点明了渔父一生与水为伴的生活方式,他以船为家,与风浪为伍。接着,“水烟苍苍天尽处,欲灭不灭孤篷斜”两句,通过描绘水天一色的壮丽景色,以及孤零零的船篷,营造出一种既孤独又自由的氛围。

“鸣榔打船江窅渺,向妻乱叫芦花好”描绘了渔父在江中捕鱼时的情景,他与妻子相互呼应,享受着芦花飘扬的美好时光。接下来,“紫网临风牵绿泥,有鱼无鱼和荇倒”两句,通过渔父使用紫色的渔网,即使没有捕到鱼也与水中的荇菜相伴,表现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菰蒲接天水鸟飞,草深沙暖鱼虾肥”描绘了江边的自然风光,水鸟飞翔,鱼虾肥美,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渔父的生活虽然简朴,但他在夕阳下放船,与家人共享温馨时刻,体现了他对家庭的珍视。

“鱼虾杂倒呼儿检,谓言趁此斜阳暖”表现了渔父与儿子共同忙碌于捕鱼,享受着温暖的夕阳时光。他虽仅有十文钱,却愿意远行购买美酒,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满足。

“孤舟每牵江色留,烂破衣裳江影浮”描绘了渔父与孤舟相伴,江水映照着他破旧的衣物,尽管物质条件有限,但他依然自在地生活在自然之中。

“老渔无机鸥可验,有时飞上渠侬头”通过老渔与鸥鸟的互动,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渔父的生活虽简单,却充满了乐趣与满足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渔父平凡而又充满诗意的生活,以及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尊重,是一幅生动的渔父生活画卷。

收录诗词(55)

法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日闲居(其一)

夕阳微茫断桥暮,庵外何人问归路。

鸟啼花落春复春,江山风月无闲人。

情闲直觉远山近,云到自然眉宇新。

烟萝萧萧满春谷,山前芳草春复绿。

悄风犹急春尚寒,几树绿莺啼不足。

啼莺却唤春草醒,如此茅庵怯春冷。

溪桥横绿不度人,溪口桃花卧桥影。

花枝并笑云欲然,杖头云破留青天。

好山一步一回顾,千岩万壑今眼前。

形式: 古风

春日闲居(其二)

山头云,松际色,早晚对君君未识。

淳于梦,王质柯,点君不省如君何。

朱颜有时还不酡,君不闻,踏踏歌。情何浓,目何了。

形骸龙钟鬓丝皓,机关不破终于夭。

有心曾悟几浮云,有耳曾闻几啼鸟?

檐树不风枝自鸣,落花半与春阶平。

一天晴日已如是,况此夜来风雨声。

霜前柳条春后莺,好花落尽弹空筝。

形式: 古风

元公闭关庵中赋赠

桑橛挂柴门,门前草盈丈。

龛室面梁溪,意在嵩山上。

此时木落何纷纷,主人竟日何所闻。

阶前寸土亦是地,慎勿踏破阶头云。

君拚一坐十小劫,我此秋林踏黄叶。

俯惊水走桥欲流,仰视云峰乱眉睫。

蒲团烂后成尘埃,苍苔忍没蒿与莱。

树杪晴岚碧如洗,请君试涉溪南来。

君不知青山久寒生绿苔,山风欲遣柴门开。

形式: 古风

送达公入庵

出门了无意,适见飞云在。

天际归来亦偶然,院荒何处无苔钱。

鼠子无烦避人去,闲花疏竹聊眼前。

壁间苍山未全落,屋上青天宛如昨。

人生漂若不系舟,今夕姑从此庵泊。

朝来倘晴还杖藜,浪迹惟有浮云知。

客子休夸主人在,主人不减客桑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