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隐诗

招隐有成例,束帛蒲轮徵。

其实多难副,欲隐乃炫名。

吁嘻更甚者,复以充隐称。

世变风愈下,矫托非人情。

所以安车求,不闻在虞廷。

股肱佐元首,喜起歌载赓。

我欲辟四门,天衢坦荡平。

拒人曷其可,曲已有不能。

庶几两不失,冀得真俊英。

错薪之子思,肥遁幽人贞。

富贵图诚小,致泽量应宏。

待贾韫椟答,末难荷蒉征。

苟其有耽心,朝野何殊程。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招隐诗》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复杂情感与对真正隐士的渴望。

首句“招隐有成例”,引出招隐的传统,即通过物质奖励邀请隐居之人出仕。然而,“其实多难副”,指出这种做法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为真正的隐士并不追求名利,反而可能借此炫耀名声。接着,“欲隐乃炫名”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揭示了招隐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吁嘻更甚者,复以充隐称”,诗人感叹那些为了虚名而假装隐居的人,他们的行为更加令人不齿。随着社会风气的败坏,“世变风愈下”,人们为了名利而矫揉造作,违背了人性的真实。因此,诗人呼吁不应再采用“安车求”的方式,这种做法在古代的虞廷时代就未曾被采纳过。

接下来,“股肱佐元首,喜起歌载赓”赞美了辅佐君主的大臣们,他们如同乐章中的旋律,为国家的繁荣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诗人希望在招隐时能寻找到既能辅佐君王,又不违逆本心的贤才。

“我欲辟四门,天衢坦荡平”,表达了诗人想要开放四面八方,让天下英才都能自由地展现自己的愿望。“拒人曷其可,曲已有不能”,说明了接纳人才不应有偏见,即使有时会遇到困难,也应尽力克服。

最后,“庶几两不失,冀得真俊英”,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招揽人才的同时,既不损害原有官员的利益,又能得到真正杰出的人才。对于那些有志于隐居生活的人,如“错薪之子思,肥遁幽人贞”,诗人给予了理解和尊重。尽管他们追求的是富贵之外的宁静与自我实现,但诗人认为他们同样值得尊敬。

“富贵图诚小,致泽量应宏”,强调了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满足与对社会的贡献,而非外在的财富与地位。“待贾韫椟答,末难荷蒉征”,表明了诗人愿意等待那些真正有才华的人出现,并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与机会。

整首诗体现了乾隆皇帝对人才的重视以及对社会风气的担忧,同时也展现了他对隐士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弄影真宜太液中,群葩管领鬯薰风。

裁琼作盖辟尘绿,曳绮为裳却艳红。

静与心谋宁有色,香生鼻观亦无空。

水亭昼永延清爽,景会依前兴不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不雨畏炎热,稚苗恐难支。

雨足热亦得,德暑惟其宜。

黍田普沾润,所藉旸以时。

身燠心则适,较前情顿移。

崇轩况延凉,八面来轻飔。

南亩力耕者,灼背渠宁辞。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泛月

心怡觉景好,行乐瞻蟾河。

薄暮敛霁霞,入夕含烟波。

烦暑兰塘消,轻凉葛衫多。

奏响岸依竹,送香舟度荷。

寄怀属月镜,延咏欣星罗。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夜雨(其一)

半睡窗前夜雨稠,微凉枕上飒如秋。

芭蕉也觉添清响,迩日森森绿玉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