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其二)

半夜惊梦回,桐叶纷索索。

杖藜视天宇,雨罢云收脚。

清风拂襟裾,片月堕篱落。

嗟我游已倦,怅此久淹泊。

豆畦今已花,稻垄行可穫。

翻思黄卷中,古人谁可作。

田园爱潜归,箪瓢识颜乐。

譬彼鹪鹩心,平生在丛薄。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翻译

半夜突然从梦中惊醒,桐叶发出沙沙声。
撑着藜杖仰望天空,雨已经停歇,云彩散去。
清风轻拂衣襟,一弯新月落入篱笆边。
感叹我游历已疲惫,对长久停留感到惆怅。
菜园里的豆苗已开花,稻田里的稻谷即将成熟。
回想起书中古人,谁能与我共此境。
我向往田园生活,享受简朴中的快乐。
就像鹪鹩鸟一样,一生都在丛莽间栖息。

注释

半夜:指深夜。
纷索索:形容桐叶摇曳声。
杖藜:藜杖,竹制的手杖。
天宇:天空。
雨罢:雨后。
云收脚:云彩散尽。
襟裾:衣襟和衣袖。
篱落:篱笆。
游已倦:旅途疲惫。
淹泊:滞留。
黄卷:泛指书籍。
古人谁可作:哪位古人能理解我的心情。
田园爱潜归:热爱隐居田园。
箪瓢:竹篮和瓢,代指简朴生活。
鹪鹩心:比喻小鸟的简单生活。
丛薄:草木丛生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九成的作品,名为《秋兴(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秋夜中的情感流露和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

"半夜惊梦回,桐叶纷索索"表达了诗人在深夜里被梦境惊醒后的迷茫与不安,"桐叶纷索索"则形象地描绘出秋风中摇曳的桐叶声响,如同无数细小的手指在低语。

"杖藜视天宇,雨罢云收脚"诗人手持拐杖,仰望广阔的夜空,感受到雨后清新的气息和云层渐渐散去的壮观。

"清风拂襟裾,片月堕篱落"秋风轻拂过衣襟,带来阵阵凉意,而那挂在天边的一两块残月,如同被遗忘在高墙之上。

"嗟我游已倦,怅此久淹泊"诗人感慨自己长时间的漂泊生涯,以及对这份游子生活的疲惫不堪。

"豆畦今已花,稻垄行可穫"秋天到了,豆类作物已经开花,而稻田中的谷粒也快要成熟,可以预见丰收的喜悦。

"翻思黄卷中,古人谁可作"诗人翻阅着那些陈旧的书籍,思考着古代哪位伟人能够与自己心灵相通。

"田园爱潜归,箪瓢识颜乐"诗人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通过日常劳作中发现简单而纯粹的快乐。

"譬彼鹪鹩心,平生在丛薄"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用比喻的手法,将自己的心志比作那些隐藏在树林深处,不为世俗所扰的小鸟,以此表达自己对内心世界的珍视和保护。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自然、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71)

张九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晴

秋空极清快,偶值数日阴。

造物果何意,成此三日霖。

晚来风色转,天边露遥岑。

无言若有得,古人知我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送郑仲远

仲远英俊人,落笔惊飞电。

来自神仙中,风姿冰雪盥。

我谪天南陲,君来适相见。

忆昔我与君,射策麒麟殿。

君时气横秋,九万抟风便。

文辞洒星斗,议论倒江汉。

便宜上玉堂,不尔登蓬馆。

别来二十年,青衫尚州县。

兰薰麝所忌,玉洁女多怨。

嗟我正衰迟,何阶往论荐。

岂有如此人,而得长贫贱。

朝廷方急贤,珠璧联清贯。

去去行勿迟,九天春昼暖。

形式: 古风

闻彦执熙仲有辣螺诗聊复有作

乾坤中空绕沧溟,千奇百怪斗露形。

鲸鲵鼋鼍突相撑,蚶蜃蚌蛤角介狞。

是中有物入眼生,羊肠蚁垤纷纵横。

入口小辛美且清,荐酒百盏壶更倾。

有如汲直官汉京,谏诤虽切心本平。

肩吾作诗翻手成,士龙笔力敌相勍。

嗟我材短谁敢赓,欲往侑坐愁颉羹。

句涩韵梗君莫轻,雄豪似胜苍蝇鸣。

形式: 古风

闻桂香

清晨未盥栉,桂香递秋风。

不知此花意,何为恼衰翁。

举头复何有,燕雁书晴空。

景物如此好,谁云吾道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