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五柳先生厌俗纷,拂衣归去卧江滨。
松菊还同昔人好,山川复似向时新。
瀑泉飞雪千岩晚,仙杏蒸霞万树春。
亦欲扁舟乘兴往,沧浪借取濯埃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五柳先生”的隐士形象,他厌倦了世俗的纷扰,选择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诗中通过“拂衣归去卧江滨”这一句,生动展现了隐士决绝地离开尘世,投身于宁静的江边生活的情景。接着,“松菊还同昔人好,山川复似向时新”两句,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暗含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
“瀑泉飞雪千岩晚,仙杏蒸霞万树春”这两句更是将画面推向高潮,瀑布在傍晚如同飞雪般倾泻而下,千岩映衬之下更显壮观;而万树之中的杏花,在朝阳的照耀下如同蒸腾的云霞,绚烂夺目。这样的景象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生机,也寓意着隐士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最后,“亦欲扁舟乘兴往,沧浪借取濯埃尘”表达了诗人自己也有意效仿五柳先生,乘一叶扁舟,随兴而行,到那清波荡漾的沧浪之水旁洗涤心灵的尘埃,追求精神上的净化与自由。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宁静的美好愿景。
不详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冯公郎隐发苍苍,拨弃尘烦得醉乡。
富贵两行安用圣,沧浪独醒讵非狂。
顾惭宿酿能千日,远愧深衷颂短章。
当就天公借北斗,更倾东海益君觞。
肃承朝命谒穹庐,却卧空床涕满裾。
不敢复论天下事,更能重读箧中书。
男儿战死自无恨,国势倒悬谁为摅。
我本不来人强我,百年空使愧相如。
阴阴老树连村路,羃羃轻烟过雨天。
长爱禽声能永日,似于莺友欲忘年。
朱缨紫椹看齐熟,深巷荒城得屡迁。
朗咏谢公池上作,勿惊春物变熏弦。
桂酒椒盘共发春,山川虽旧物华新。
仲尼鲁史王正月,泰帝河图岁甲寅。
玉殿耸闻斟白兽,火城想见接清尘。
应怜二使星安在,北斗杓端析木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