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馀湿犹在树,虚寒逼空堂。
衾薄不成寐,揽衣起彷徨。
同此春宵中,今昔殊炎凉。
客居既多感,离忧胡可长。
愿借晨风翼,翻然归故乡。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春夜中的复杂情感与思绪。首句“馀湿犹在树,虚寒逼空堂”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夜晚空气中残留的湿润与空堂内逼人的寒意,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衾薄不成寐,揽衣起彷徨”两句,通过描述诗人因被褥单薄难以入眠,起身徘徊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内心的不安与焦虑。
“同此春宵中,今昔殊炎凉”则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将眼前的春夜与往昔形成对比,暗示了人生境遇的起伏不定。接下来,“客居既多感,离忧胡可长”两句直抒胸臆,道出了诗人作为异乡客的深切感伤与对离愁别绪的无奈,强调了长期远离家乡所带来的痛苦与煎熬。
最后,“愿借晨风翼,翻然归故乡”表达了诗人渴望借助晨风的力量,迅速返回故乡的心愿,流露出对自由与回归的向往,以及对安定生活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春夜景象的细腻描绘,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与对自由、回归的强烈渴望。
不详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对酒此何夕,衮衮集良宴。
听歌无一情,感寓每中叹。
幸有湖海英,共此华烛烂。
稍觉孤心倾,已见人影乱。
贱子本恨人,即境悲聚散。
落月归幽斋,欢场一思遍。
金枢涌灵曜,洗濯自太古。
茫茫吐遥天,渐渐映平楚。
高楼四顾望,何处非三五。
清游歇西园,离怀极南浦。
但觉愁四来,至竟不能语。
徘徊达残更,晨星讵堪数。
池槛入深瞑,黯惨流金波。
人觉今日病,月是前宵多。
哀角隐城堞,愁乌匝庭柯。
盈襟污酒渍,积日逢吟魔。
春残月将缺,如此异乡何。
偶把池边钓,因看槛外山。
孤心遂一往,竟日未知还。
含意待谁解,经春此破颜。
陶然已沈醉,梦绕绿萝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