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一萼红》词,由清代词人姚燮所作,其情感深沉,意境幽远,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词中以“恁凄清”开篇,营造出一种孤寂、哀婉的氛围。接下来,“把初红晚绿,低诉一声声”,以自然界的色彩变化,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情感的细腻波动,通过“低诉”二字,将这种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而深情。
“檐角天高,帘心梦短”,描绘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天高而梦短,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接着,“谁伴秃管疏檠”,则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秃管与疏檠,象征着创作的孤独与艰难。
“便绝到、黄河远上,恐绛树、不复在旗亭”,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黄河远上,象征着追求与梦想的遥远,绛树不复在旗亭,则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失落。
“若问愁侬,艳辰娇夕,也值惺惺”,以“愁侬”自指,表达了深深的忧郁与哀愁,艳辰娇夕,既是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是对当前处境的无奈。最后,“也值惺惺”,则流露出一种自我安慰与理解的情感。
“今愿与君申约,约鸾台鹤峤,月白吹笙”,表达了对未来与理想生活的向往,希望与知音共赴美好的地方,月下吹笙,象征着高雅的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
“春水横塘,梨花细雨,涉甚闲怨闲情”,以自然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情境,春水横塘,梨花细雨,既是自然美景的描写,也是内心情感的寄托。
“笑多事、痴蚕弄茧,更缠绵、啼得似秋莺”,以“痴蚕弄茧”比喻人生的执着与努力,同时又以“秋莺啼鸣”象征着内心的哀愁与缠绵。
“试看秦黄,半生误赚狂名”,以历史人物秦始皇为例,反思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表达了对过去错误选择的反省,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词人深邃的思想与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