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困极还应有甚通,难将粪壤掩神踪。
斗间紫气分明后,擘地成川看化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偓的《宝剑》。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宝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深厚文化底蕴。
“困极还应有甚通”一句,表达了一种物极必反、到头仍须有转机的哲理。这里,“困极”指的是到了极限的情况,而“还应有甚通”则暗示着即便在最艰难的境况中,也应该寻找能够突破重围的途径。
“难将粪壤掩神踪”这句诗,通过对比宝剑与污泥之间不可同日而语的情景,强调了宝剑之珍贵和不凡。这里,“难将粪壤掩神踪”意味着即使是普通的泥土,也无法覆盖或掩饰宝剑那非凡的光辉。
“斗间紫气分明后”一句,描绘了在星辰之中,紫气如同祥瑞一般显现出来的情景。“斗间紫气”常见于古代神话和仙传,是吉祥之兆,而“分明后”则表明这预示着某种伟大事迹的发生。
最后,“擘地成川看化龙”一句,通过宝剑插入泥土之后,引发山川改观、万象更新的情景,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对于力量和变革的崇尚。这里,“擘地成川”意味着地面裂开形成河流,而“看化龙”则是指观赏到如同神龙一般的壮丽场景。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宝剑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气概和力量变革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正义与真理不懈追求的坚定信念。
不详
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长贪山水羡渔樵,自笑扬鞭趁早朝。
今日建溪惊恐后,李将军画也须烧。
立意忘机机已生,可能朝市污高情。
时人未会严陵志,不钓鲈鱼只钓名。
髻根松慢玉钗垂,指点花枝又过时。
坐久暗生惆怅事,背人匀却泪胭脂。
雁行斜拂雨村楼,帘下三重幕一钩。
倚柱不知身半湿,黄昏独自未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