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晦斋倅嘉兴

春风艺兰茝,采采山之阿。

广庭拓馀地,华风日编摩。

芳洁渐可冀,榛莽常婆娑。

紫芽茁新馥,薰莸相错摩。

引类连根株,图蔓费斧柯。

何知种植勤,苦心忘鬓皤。

九畹与百亩,恨少不恨多。

薿薿谢庭玉,比德元同科。

馀光烛槜李,散采摇清波。

太湖跨三州,如此明月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春风中兰花与茝草生长的景象,以及对种植者的辛勤付出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植物生长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隐含了对品德修养的追求与向往。

首句“春风艺兰茝”,以春风为背景,点明了兰花与茝草生长的季节,暗示了生命力的勃发。接着,“采采山之阿”描绘了兰花在山间幽谷中的生长环境,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画面。通过“广庭拓馀地,华风日编摩”两句,诗人进一步强调了兰花生长空间的扩展与环境的改善,暗示了种植者的用心与努力。

“芳洁渐可冀,榛莽常婆娑”两句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表达了兰花逐渐展现出其高洁之美,另一方面则描绘了原先杂乱无章的环境逐渐被改变的情景,突出了种植者所付出的辛劳。接下来,“紫芽茁新馥,薰莸相错摩”描述了兰花新生的紫芽散发出清新香气,与周围的环境相互融合,象征着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共存。

“引类连根株,图蔓费斧柯”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表现了兰花与周围环境的紧密联系,以及种植者为了维护这一生态平衡所付出的努力。最后,“何知种植勤,苦心忘鬓皤”表达了对种植者辛勤劳动的敬佩之情,即使岁月流逝,他们依然坚守初心,忘却个人得失。

“九畹与百亩,恨少不恨多”体现了对兰花种植规模的赞美,不论大小,都能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接下来,“薿薿谢庭玉,比德元同科”将兰花比作谢庭中的美玉,不仅因其外在的美丽,更因其内在的品德与修养,与君子之德相媲美。

“馀光烛槜李,散采摇清波”描绘了兰花的光芒不仅照亮了槜李之地,还让清澈的水面泛起波光,象征着兰花的影响力超越了局部,影响到了更广阔的空间。最后,“太湖跨三州,如此明月何”以太湖的广阔与明月的皎洁作比,表达了对兰花及其象征意义的无限赞美,寓意着兰花如同明月一般,无论在何处都能散发出耀眼的光芒,照亮人心。

整首诗通过对兰花生长过程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种植者辛勤付出的赞美,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类精神追求的和谐统一,同时也寄托了对品德修养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648)

释居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净照律师葬母冢上生芝十二茎关子长演倚松饶德操赋诗后九十馀载余亦赋

尸罗为源孝为根,一根岂止十二茎。

沉香亭北烂缯绮,浪花浮蕊争欣荣。

喑喑泪滴冢上土,只有天知此心苦。

地灵荐瑞天不靳,付与千人万人睹。

诗人史法语不浮,旌孝笔端回万牛。

紫芝不老亦不槁,两公之诗更新好。

形式: 古风

棹歌

后夜朣胧魄载生,官塘犹自有人行。

十年滴尽征人泪,不尽弯弯月子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悼志首座

花雨散初筵,归来耨寸田。

行空梁复道,拓地阁诸天。

木槁春长在,炉冰火不然。

旦评溪上寺,犹自说耆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赵栖岩分司池阳总干

九华空众山,尤物在尘寰。

迥出云雨上,朝来眉睫间。

有人皆毓胜,无豹不藏斑。

官舍轩楹豁,凭阑莫掩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