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昱上人访予吴门寓舍求为湘竹诗予辞以未见竹上人不远六十里自山中舁其竹而来好事有如此者欣然为赋长句

道人来自阳山麓,手携旧种千竿竹。

小裁方斛不盈尺,中有潇湘江一曲。

未信天工能尔奇,不知地脉从谁缩?

晴窗翛翛散烟雾,眼底森然立群玉。

岂期我乃累此君,蒙犯风埃走尘俗。

故山方远重愁绝,新句未成惭迫促。

黄冈之产大中椽,政用材美刳其腹。

愿言保此终天年,岁暮山中伴幽独。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阳山昱的上人,他特地从阳山深处带来亲手种植的千竿湘竹,拜访诗人的寓所并请求作诗。诗人被这位上人的热情和对艺术的执着所打动,尽管自己身处吴门且事务繁忙,但仍欣然应允,创作了这首长篇诗作。

诗中,诗人赞美了阳山昱上人对竹子的精心培育和珍视,以及竹子本身的奇妙——虽小如“方斛不盈尺”,却仿佛蕴含着“潇湘江一曲”的意境,令人惊叹自然造物的神奇。诗人还表达了对上人高尚品格的敬佩,以及对自己未能在宁静山林中陪伴竹子的遗憾。

最后,诗人提到黄冈之地盛产优质竹材,而上人却选择将其雕刻成材,用于实用,这体现了上人对物质与精神价值的平衡追求。诗人希望这些竹子能在山中度过漫长岁月,陪伴上人度过孤独的晚年。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既展现了竹子的美,也赞扬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体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的雅趣和对高洁人格的推崇。

收录诗词(463)

黄溍(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文潜,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 字:晋卿
  • 籍贯: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
  • 生卒年: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

相关古诗词

上京道中杂诗十二首(其六)李老谷

缘崖一径微,入谷双崦窄。

密林日易曛,况及云雨积。

行人望烟火,客舍依山色。

家僮为张灯,野老烦避席。

未觉风俗殊,祇惊关河隔。

严程不可缓,子规勿劝客。

形式: 古风

上京道中杂诗十二首(其七)赤城

鸡鸣秣吾马,晚饭山中行。

何以慰旅怀,赤城有嘉名。

滩长石齿齿,树细风泠泠。

时见岩壁间,粲若丹砂明。

温泉发其阳,撝诃勤百灵。

前峰指金阁,真境标殊庭。

白道人迹稀,青崖云气生。

信美无少留,缅焉起深情。

形式: 古风

夜兴

秋气入病骨,残梦翛然惊。

芭蕉叶间露,风过皆成声。

揽衣泬寥内,搔首天河横。

饥虫语不休,中宵谁汝令。

孤鸿亦何苦,犯霜度微明。

悠悠念群动,百感忽我并。

大化傥不尔,吾其免营营。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上京道中杂诗十二首(其十)担子洼

自从始出关,数日走崖谷。

迢迢度偏岭,险尽得平陆。

坡陀皆土山,高下纷起伏。

连天暗丰草,不复见林木。

行人烟际来,牛羊雨中牧。

飒然衣裳单,咫尺异寒燠。

伫立方有怀,相逢仍问俗。

畏途宜疾驱,更傍滦河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