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在郊外居住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晚涂萧飒寄渔樵”,以“萧飒”二字渲染出环境的清冷与寂寥,暗示诗人远离尘嚣,寄情于渔樵生活之中。接着,“梦亦无因到上朝”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淡然态度,似乎已无意于追求高位,而是满足于平凡而宁静的生活。
“书在床头脱复看”,体现了诗人对书籍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即使是在简陋的生活中,书籍也是他精神世界的重要支柱。“客逢野外偶相要”,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以及与来访之客的淳朴交往,生活虽简,却充满人情味。
“敢嗟禄薄难糊口,大胜官粗每折腰”,这两句对比鲜明,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满意与对过往官场生涯的厌倦。他认为,虽然生活可能不富裕,但能够自由自在,不必为官场的繁琐事务而烦恼,这比在官场上屈膝低头要幸福得多。
最后,“六十七年明日是,亦逢村酿也浮椒”,诗人回顾自己已经度过了六十七个年头,即将迎来新的一年,他期待着在乡村酿制的美酒中,品味生活的甘甜与辛酸,享受简单而真实的人生。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珍惜当下、享受平凡生活的哲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