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庐山

斜阳淡淡柳依依,立马桥边客去迟。

昼锦已成蝼蚁梦,夜台应愧鹡鸰诗。

薄荐豆粥无传法,蒲扇桃笙有贱时。

千载孝标裙帔恨,凭谁笺示故人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李涧的《过庐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庐山的追思与感慨。首句“斜阳淡淡柳依依”,以夕阳与柳树的静美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立马桥边客去迟”一句,通过旅人驻足桥头、迟迟不愿离去的情景,表达了对庐山美景的留恋与不舍。

“昼锦已成蝼蚁梦,夜台应愧鹡鸰诗。”这两句运用了典故和比喻,将庐山的繁华与衰败、生前与死后进行了对比,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其中,“昼锦”借指昔日的辉煌,“蝼蚁梦”则喻指短暂的荣华,“夜台”代表死亡之地,“鹡鸰诗”可能是指表达兄弟之情的诗歌,此处或暗含对庐山美景的怀念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薄荐豆粥无传法,蒲扇桃笙有贱时。”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物(豆粥、蒲扇、桃笙)来反映生活的平凡与无奈,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更迭。豆粥虽简陋,却无法传承某种法度;蒲扇和桃笙虽为生活所需,但也有其被忽视或贬低的时候,这些都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世态炎凉。

最后,“千载孝标裙帔恨,凭谁笺示故人知。”这两句表达了对千载流传的孝道精神的遗憾,以及对故人的思念之情。裙帔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女性的服饰,与孝道相关联,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怀念与惋惜。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思念,希望有人能传达这份情感,让故人知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庐山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传统美德的怀念,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2)

李涧(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玉笋刘师服道士

玉笋峰头玉作人,梅花坛下读丹经。

晓分露水洗明月,夜扫云洲拾落星。

海舄近传凫径度,泉琴误许鹤同听。

何当谢却尘中鞅,共倚松根斸茯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古行路难

君不见古来行路难,只有荆卿报燕丹。

感君恩厚为君死,自知故国一去无生还。

秋风易水自今古,中有恩情别时语。

武阳饮酒荆卿歌,壮士相看面如土。

秦山嵽嵲秦关高,奋身西上腾惊猱。

尽倾肝胆许知己,性命不啻轻鸿毛。

画图再拜王心喜,图穷匕首明秋水。

劫土复地计全非,何处秦云泣燕鬼。

当时一语思匡国,精神动天虹贯日。

狂谋肇祸鬼不祀,大业帝嬴天与力。

虎须堪编尾堪履,倒捲天河恨难洗。

杀身徇名信绝伦,可怜孤负樊将军。

形式: 古风

送文仲德之临洮帅府经历

吾闻洮州绿石堪为砚,能淬笔锋如淬剑。

地灵大宝愁鬼工,埋没尘沙羞自献。

羌童目悍手足鲜,挂弓走马唯临边。

雄藩令严烽燧息,鼓角昼静旌旗悬。

幕官好文不好武,要使西羌化东鲁。

诗书埋案夜生辉,亲写封章上天府。

豪猪之靴青兕裘,时平不愿万户侯。

但得洮州绿砚石,归来泚笔立螭头。

形式: 古风

三尺水剑歌

龙侯手持三尺水,清晨访我古狱里。

直愁云气感星辰,满目寒光素涛起。

玄冰凝结摇空青,芙蓉白日生精莹。

为君拂拭开宝匣,炯若积雪涵疏星。

起看天地云冥冥,谁其麾叱走六丁。

为击风雨驱雷霆,荡涤氛䘲万国宁。

上头铭字侯所作,辞严义正发炳灵。

怜君少年负才气,每能仗义讨不庭。

侧身北望空驰情。

君不见燕丹宿昔得荆轲,樽前击筑扬悲歌。

咸阳西入犯狼虎,白虹贯日横秋河。

英雄事去一朝异,奈此古来忧愤多。

忧愤多,向谁语,我有高怀亘千古。

黄金不用买功名,失势因之虎为鼠。

呜呼腰间宝铁弃如土,为尔更歌公莫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