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月淡犹明树,岩幽钟磬微。
露滋三径草,寒入五更衣。
栖托情何限,峥嵘岁且归。
漱流今已矣,无限故山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冷的秋夜景象。"月淡犹明树",寥寥数语便勾勒出月色朦胧,树影婆娑的画面,月光虽淡却依然清晰可见。"岩幽钟磬微",进一步渲染了山岩深邃,寺庙钟声悠扬而微弱,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寂静的氛围。
"露滋三径草",诗人通过露水滋润草丛,暗示了时光流转,季节更迭。"寒入五更衣",则传达出深夜的寒冷,连衣物都感受到了这份凉意,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
"栖托情何限",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对故乡和心灵寄托的深深思念。"峥嵘岁且归",寓意着岁月匆匆,新的一年即将来临,诗人渴望回归故里,寻求心灵的安宁。
最后两句"漱流今已矣,无限故山薇",诗人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已经无法像古人那样过着隐居生活,只能在心中回味那山野间的薇草,寄托无尽的乡愁。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以月夜景色为背景,抒发怀乡之情的禅意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不详
志业不得力,寂寥常掩关。
交疏贫病里,老疾去留间。
涉世心犹壮,经秋鬓自斑。
平生怀古意,欲语泪先潸。
杖屦寻春事,偷分暇日工。
幽花攲照水,独树迥含风。
路极阴溪里,桃开晓色中。
一年春好处,分付少陵翁。
开径东湖上,千岩镜里看。
与君频邂逅,此地久盘桓。
柳影含云幕,桃花生暮寒。
婆娑弄翰墨,清兴寄毫端。
午梦蛮花湿,吟看不忍休。
白翻荞处雪,红压驿边楼。
砌冷虫喧座,江澄水浴秋。
看君有知己,铃阁想迟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