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堂下桐

零落当轩两树桐,秋来相伴一衰翁。

寒枝向月空馀影,陨叶知时不待风。

故国山川天黯淡,美人音信雁西东。

岁华节物俱寥落,满眼牢愁赖酒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庭前两棵梧桐已凋零,秋天来时陪伴着老翁。
寒冷的树枝对着月亮只剩影子,落叶知道季节到来无需风催。
故乡的山水天色昏暗,美人的消息随着大雁向西向东。
岁月和节令都显得冷清,满目愁绪只能借酒消解。

注释

零落:凋零。
当轩:在庭院中。
衰翁:老翁。
寒枝:寒冷的树枝。
向月:对着月亮。
陨叶:落叶。
故国:故乡。
山川:山水。
天黯淡:天色昏暗。
美人:思念中的女子。
音信:消息。
雁西东:大雁向西向东。
岁华:岁月。
节物:节令事物。
寥落:冷清。
牢愁:深重的忧愁。
赖:依赖。
酒攻:借酒消愁。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萧瑟的景象,通过对两棵孤零零的桐树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独自面对时光变迁、物是人非的情怀。"零落当轩两树桐"一句,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秋天萧瑟景象,同时也隐含着孤独与凄凉之感。"秋来相伴一衰翁",则更深化了这种情绪,衰老的诗人在秋风中与桐树为伴,显得更加孤寂。

"寒枝向月空馀影",借景抒情,以冷清的桐树枝头对着明月,投射出淡淡的影子,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凄清与淡泊。"陨叶知时不待风",则通过落叶的早逝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不需借助秋风,落叶本身就已知晓季节更迭。

"故国山川天黯淡"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与哀愁。"美人音信雁西东",则透露出诗人心中对于远方美人的思念和牵挂,通过鸿雁传书的古老方式,强化了相思之情。

"岁华节物俱寥落"一句,总结了时光流转、万象更新的主题,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年华易逝的感慨。"满眼牢愁赖酒攻",则是诗人在面对这些感慨时,选择借助美酒来暂时忘却烦恼,抒写了一个典型的文人自我解脱的情形。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深秋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独处时光、怀念故土与远方美人的复杂情感。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示了宋代词人在抒写个人情感上的细腻和深刻。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题淮阴孙簿壁

荒凉官舍对淮流,樽酒相逢为少留。

夹道老椿鸦哺子,隔墙荒草牧呼牛。

渡头人散前村市,天际帆来何处舟。

自古诗人最多感,新篇应解写骚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楚州圣井并赠主僧

古佛胜妙力,一泓常湛然。

祷祈供众欲,守护赖师贤。

清碧晨斋罢,秋登宝供前。

自怜多病质,时许挹清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赠人三首次韵道卿(其三)

可是相逢意便深,为郎巧笑不须金。

门前一尺春风髻,窗外三更夜雨衾。

别燕从教灯见泪,夜窗惟有月知心。

东西芳草浑相似,欲望高城何处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赠人三首次韵道卿(其二)

醉里纷纷散别筵,醒来客枕一灯前。

黄茅野岸三更月,春水长亭十里船。

一点泪凭谁寄与,十年香在恨依然。

空疑窗外梅花发,珠箔青楼若个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