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

东皇失其御,十日无精光。

滕六驱前锋,回风恣清狂。

晨光炫银海,檐滴更漏长。

我发日已白,对此重感伤。

披氅学王恭,展卷怀孙康。

哀彼下土人,大半亏衣粮。

履敝东郭跣,门闭袁安僵。

愿言早开霁,万象熙春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诗人谢复在雪天中的所见所感。诗中以“东皇失其御,十日无精光”开篇,巧妙地将太阳与天帝相联系,暗示了阳光的缺失,引出接下来对雪景的描写。滕六作为雪神的前驱,展现了雪势的猛烈与肆意,通过“回风恣清狂”形象地描绘了风雪交加的景象。

接着,“晨光炫银海,檐滴更漏长”两句,将雪后的世界比作银色的海洋,同时通过“更漏长”暗示时间的缓慢流逝,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寒冷的氛围。诗人感叹自己年华已逝,面对如此景象,不禁生发出深深的感慨。

“我发日已白,对此重感伤”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叹。接下来,“披氅学王恭,展卷怀孙康”两句,通过模仿古人的方式,既展现了诗人的文雅风度,也寄托了对古代贤士的怀念之情。

最后,“哀彼下土人,大半亏衣粮。履敝东郭跣,门闭袁安僵”描绘了因雪灾导致的民生疾苦,百姓生活困顿,衣食短缺,甚至有人无处可避,只能冻僵于门外。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也是诗人对底层人民命运的深切同情。

“愿言早开霁,万象熙春阳”则表达了诗人对结束严冬、迎来春天的渴望,寓意着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和对社会和谐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101)

谢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石厓为古歙刘彦实赋

寒空峙崔嵬,壁立几万仞。

秋高月影清,雨过岚光润。

丹青出天巧,锦绣古苔绚。

过者不可攀,引领极高峻。

下有同心人,饱历风霜境。

抱此刚介姿,梯云骋豪俊。

意气凌苍冥,摩厓吐馀论。

形式: 古风

牛山眠月栗里八景之一为王懋元题

伊谁破混沌,盘根㨿坤舆。

崭然露头角,肖像躬犁锄。

落日下空谷,藉草明月孤。

山风起林末,过者闻鼾呼。

居人事耕稼,对此空踌躇。

形式: 古风

味菜轩

筚门有高士,汪汪君子儒。

雅志尚清素,此心常泊如。

采采园中蔬,欣然读我书。

是中有真味,于以还其初。

嗟彼膏粱徒,邈哉天壤殊。

形式: 古风

旸谷樵遁

东方有佳士,寅宾宅嵎夷。

晨光启蒙昧,万象含清辉。

间关林中鸟,时复翔高枚。

忽闻丁丁声,和鸣应雄雌。

归去日将夕,聊以备晨炊。

富贵非吾愿,神仙不可期。

陶然醉春酒,细和伐木诗。

此中有真意,欲赋难为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