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栽松

可怜同百草,况负雪霜姿。

歌舞地不尚,岁寒人自移。

阶除添冷淡,毫末入思惟。

尽道生云洞,谁知路崄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可怜这些花与普通草木相同,更何况它们还要承受雪霜的侵袭。
曾经的歌舞之地已不再流行,只有在严寒中人们才会自发地迁移。
台阶旁增添了几分冷清之感,细微之处也引人深思。
人们都说这里能生出云雾,却不知前行的道路有多么险峻。

注释

可怜:值得同情或怜悯。
同:与...相同。
百草:各种普通的草木。
况:何况。
负:承受。
雪霜姿:能在雪霜中生存的姿态。
歌舞地:曾经繁华或热闹的地方。
不尚:不再流行或崇尚。
岁寒:严寒的季节,比喻困境。
人自移:人们自己选择离开或改变。
阶除:台阶旁边。
添:增加。
冷淡:冷清,无人问津。
毫末:细微之处。
入思惟:引起思考或反思。
尽道:都说,普遍认为。
生云洞:能够产生云雾的地方,比喻神秘或有灵性。
谁知:谁知道,强调了解的人不多。
路崄巇:道路险峻,比喻人生道路艰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雪后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可怜同百草,况负雪霜姿"表达了诗人对于被雪覆盖而失去生机的植物感到惋惜,"歌舞地不尚,岁寒人自移"则是说人们在严寒来临时自然会选择离开,避免寒冷。"阶除添冷淡,毫末入思惟"形象地描绘了雪花落在空寂的庭院中,给人以深远的思索。

最后两句"尽道生云洞,谁知路崄巇"表达了一种对未来道路迷茫和困顿的感受。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暗示了个人命运或事业发展的不易预料,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唐代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5)

文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处士,生平不详。有诗集1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已逸。《全唐诗》收诗5首,出宋赵孟奎《分门纂类唐歌诗》

相关古诗词

藓花

寂寞人偏重,无心愧牡丹。

秋风凋不得,流水泛应难。

怪石从教遍,幽庭一任盘。

若逢公子顾,重叠是朱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上元日二首(其一)

上元高会集群仙,心斋何事欲祈年。

丹诚傥彻玉帝座,且共吾人庆大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上元日二首(其二)

蓂生三五叶初齐,上元羽客出桃蹊。

不爱仙家登真诀,愿蒙四海福黔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