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天.洋钟有名闹钟者,届时则琤瑽作响,繁音缛节亦开听,倚此赋之

绿窗人静,忽清机徐引,都成奇弄。

乍讶宫商无节奏,偏又待时而动。

笙磬同音,筝琶乱拨,惊破鸳鸯梦。

寻常休试,玉匙金钥珍重。

因念铃索西清,故人待漏,惯踏天街冻。

欲觉闻钟宜有此,妙在枕边喧閧。

懒惰稽康,醉眠元亮,得尔全无用。

娇孙痴小,膝前携听叮咚。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洋钟(即现代闹钟)的独特感受与想象。诗人俞樾以细腻的笔触,将机械闹钟的声音拟人化,赋予其生命与情感,将其比作“清机”、“奇弄”,“铃索西清”、“天街冻”等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闹钟在特定环境下的声音效果。

诗中通过“乍讶”、“因念”等词,展现了对闹钟声音的意外与怀念,以及对过往时光的回忆。特别是“欲觉闻钟宜有此,妙在枕边喧閧”一句,巧妙地将闹钟的声音与日常生活的场景相结合,强调了闹钟在唤醒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同时也体现了其在特定情境下带来的独特美感。

此外,“懒惰稽康,醉眠元亮,得尔全无用”一句,借用了古代文人的典故,表达了对闹钟实用价值之外,还能带来心灵慰藉的感慨。最后,“娇孙痴小,膝前携听叮咚”则以儿童的视角,进一步丰富了闹钟声音的意象,使其成为连接家庭温情的纽带。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现代科技产物的审美体验,也蕴含了对传统生活情趣的怀念与向往,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想象力。

收录诗词(425)

俞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曲园居士。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字:荫甫
  • 籍贯:浙江德清
  • 生卒年:1821-1907

相关古诗词

采桑子慢.赠旧时歌者

徐娘半老,云鬓风鬟憔悴。

尚凭仗春风弦索,小作生涯。

见说当年,艳名传播满苏台。

灯船虎阜,香车鹤市,第一金钗。

往事已非,盛年难再,摇落堪哀。

问何处、枇杷门巷,杨柳楼台,我亦飘零。

酒边清泪不胜揩。美人迟暮,英雄老去,一样情怀。

形式: 词牌: 采桑子慢

河满子.观傀儡戏

一样歌衫舞袖,偏宜小小排当。

几缕红丝烦月老,倩伊暗里牵将。

莫笑形骸槁木,居然优孟冠裳。

对对鱼龙曼衍,声声箫管悠扬。

锦幔低垂看不尽,消磨半角斜阳。

为语郭郎鲍老,大家傀儡登场。

形式: 词牌: 河满子

红情

朱檐争摘。看赤琼琢就,垂垂珠菂。

艳极更娇,樊素香唇略堪匹。

公子金衣旧族,记生小、曾经相识。

有底恨、玉碗晶盘,红泪贮涓滴。鹦粒。酒边拾。

爱一捻艳脂,染成颜色。梦中小婢。

何处青衣费寻觅。

今日同参玉板,还检点、绮词呈佛。

问綵伴、红玉可,绿珠难及。

形式: 词牌: 暗香

绿意.见前

天生俊物。甚少年惨绿,如此寒乞。

酒后茶馀,聊佐谈锋,怜伊口齿清绝。

诗脾苦涩君休笑,只独抱、素心而活。

看纷纷、南北杨卢,都是蜜翁瓜葛。多少朱门酒肉。

觉风味与尔,甘苦全别。

偶借青灯,微吐心花,终是蕙兰幽叶。

佳人薄命也同调,也略颦、鸦黄娇额。

只谏林、撷取孤芳,瓠史仅容名列。

形式: 词牌: 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