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称的《草堂成题以见志(其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法则的领悟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首句“寒谷待邹律,虞韶来凤仪”运用了比喻,将自己比作寒谷期待春风吹拂,暗示自己在困境中等待时机。接着,“堪坯育万化,感召理亦微”表达了诗人对万物生长规律的深刻理解,认为万事万物都在微妙的法则中变化。
“谷风应兔嚎,空云拥鳞飞”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谷风吹动,兔鸣空云间,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由。诗人感慨道,“兹生岂不念,潜跃会有时”,表达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时机的期待。
“况予轮翮纤,而乏尘世姿”自谦地表示自己才疏学浅,不适合尘世的繁杂。“虽不事巢蠡,敢与周任规”表明诗人虽然不追求世俗功名,但仍有高尚的志向,愿意效仿古代贤人周任的准则。
最后两句“超遥一死生,散朗忘是非”表达了诗人超脱生死,淡泊名利的态度,认为生死如过眼云烟,是非不必过于执着。结尾“陆沉古有然,安用人所稀”则借古人之言,表达对人生沉浮的豁达,认为即使世人少有理解,也无妨坚守自己的信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沉,语言优美,体现了诗人内心的修养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