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学者在五松书屋的生活与心境。首句“不用长镵斲茯苓”以隐士不求仙药的典故,暗示主人公淡泊名利,追求精神世界的充实。接着“藏修有屋近林扃”一句,点明了书屋的位置,靠近自然,环境幽静,适合潜心学问。
“因寻往事观前史,闲究微言检六经。”这两句展现了主人公对历史和经典的热爱,通过阅读古籍来探寻智慧的奥秘,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求知欲。
“书帙香清芸草盛,砚池光动墨花馨。”描绘了书屋内浓郁的书香与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书卷散发出的香气与茂盛的芸草相映成趣,砚台上的墨迹在光线的照耀下仿佛绽放出花朵的芬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
最后,“致身已到岩廊上,好建勋名纪汗青。”表达了主人公虽已达到高位,但仍志存高远,希望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功绩,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后世影响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文人学者在书斋中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既体现了对知识的渴望,也表达了对个人成就和社会贡献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