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霁.寄次公淳安

秋影涵空,送瘁羽孤征,乍阻南北。

素月窥窗,冷波吹箭,桂堂渐生虚白。惯听露笛。

画阑独倚清宵寂。望故国。三浅翠蓬,何似旧颜色。

因念大隐,魏阙江湖,钓徒烟波,新试蓑笠。

动星辰、羊裘五月。招迎应有富春客。

珍重岁寒归计得。

怕短篷外,还见莽莽平原,晚鸦飞尽,野云如墨。

形式: 词牌: 秋霁

鉴赏

这首《秋霁·寄次公淳安》由清代诗人陈匪石所作,描绘了秋日之景,情感深沉而细腻。

开篇“秋影涵空”,以“秋影”与“空”相映衬,营造出一种空旷而深远的意境。接着,“送瘁羽孤征,乍阻南北”,通过“瘁羽孤征”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素月窥窗,冷波吹箭,桂堂渐生虚白”,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静谧与凄清,月光如水,波光粼粼,桂堂在月色中显得格外清冷,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

“惯听露笛。画阑独倚清宵寂”,诗人独自倚靠在画阑上,倾听那露水凝结成笛声的夜晚,表现了其内心的孤独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望故国。三浅翠蓬,何似旧颜色”,诗人遥望故乡,感叹眼前的景色虽美,却不及记忆中的故乡景色,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因念大隐,魏阙江湖,钓徒烟波,新试蓑笠”,诗人回忆起隐居生活,想象着在江湖之上垂钓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动星辰、羊裘五月。招迎应有富春客”,诗人想象着在五月的星辰下,穿着羊裘的渔夫迎接朋友的情景,充满了诗意与浪漫。

“珍重岁寒归计得”,诗人珍惜这寒冷季节的回归计划,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

“怕短篷外,还见莽莽平原,晚鸦飞尽,野云如墨”,最后,诗人担心在简陋的船篷之外,广阔的平原上,只有乌鸦飞尽,天空被乌云笼罩,预示着一种沉重与压抑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忧虑,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258)

陈匪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霓裳中序第一

垂杨旧巷陌。醉拂长条曾送客。残梦欲寻未得。

但人面去年,灯花今夕。金衣自惜。

照酒卮、襟泪犹湿。东篱下、一丛晚菊,隐约酿寒色。

萧瑟。暮年词笔。冷眼看、长安似弈。登高谁赋故国。

尺锦书迟,古镜尘积。数声风外笛。

正万里、蟾光弄白。苍葭老、丹枫如画,去棹水云隔。

形式: 词牌: 霓裳中序第一

雪梅香

晚笳急,浮云一夕蔽长空。

渺层城何许,秋光淡入冥鸿。

如雨惊飙打林叶,满天寒色染江枫。

感幽独、望断斜阳,还倚疏篷。闲中。

悄凝念,百草千花,惯费春工。

暖律谁吹,瓣香且祝东风。

井气阳潜酿新绿,烛心宵永托余红。

微熏度、重帘放了,长护芙蓉。

形式: 词牌: 雪梅香

绛都春

飞花泪溅。正云里凤城,轻阴催晚。

老屋数椽,垂杨千丝余寒恋。穿帘来去双双燕。

记前度、熏风薇馆。白头吟侣,凭高望损,故国心眼。

一片。烟芜似织,梦中路、又是江南愁满。

皂帽未归,杯酒谁家啼莺唤。天风海水宫商变。

漫惆怅、曲终人远。夜深邀下飞仙,暗惊塞管。

形式: 词牌: 绛都春

华胥引

流年波逝,空谷音希,暗尘帘幕。

败叶敲窗,惊飙撼枕催梦觉。

独拥瑶瑟高堂,对满床弦索。

斜月多情,替人留影阑角。

双燕无归,信梁间、定巢非昨。

小炉残晕,依然云轻雾薄。

转眼蓬山迢递,问素书谁托。

痴语宫沟,断红犹恋芳约。

形式: 词牌: 华胥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