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情.题吴兴周侍御丈缦云先生茗边填词第二图,同璞斋作

此翁仙侣。耐半瓯沁雪,松篁如许。

往事从头,依旧茶经配图谱。

师弟传神画里,休定认、后游前度。

但侧耳、便有瓶笙,相和沸疏雨。云雾。梦同煮。

料袅入篆烟,荡漾心缕。

引商刻羽,隔院呼鬟试鹦鹉。

几遍回、甘忍俊,惯消息、腋风脾露。

是江表、家世也,曲终善顾。

形式: 词牌: 暗香

鉴赏

这首邓瑜的清代词作《红情·题吴兴周侍御丈缦云先生茗边填词第二图,同璞斋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品茗赏画的文人雅趣画面。"此翁仙侣"开篇,将主人比喻为仙人之友,暗示其超凡脱俗的气质。"耐半瓯沁雪,松篁如许",赞美主人品茗时的宁静与环境的清幽,仿佛置身于松竹之间,雪水泡茶,意境悠远。

"往事从头,依旧茶经配图谱",暗指主人对茶艺的深厚造诣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师弟传神画里,休定认、后游前度",通过提及画中人物,强调了主人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时光流转中的不变友谊。

"但侧耳、便有瓶笙,相和沸疏雨",进一步渲染了品茗时的静谧氛围,仿佛能听到瓶中水声与窗外疏雨共鸣,增添了听觉的享受。接下来,词人借梦境描绘品茗的沉浸体验,"云雾。梦同煮","袅入篆烟,荡漾心缕",形象地表达了心境的飘逸与舒畅。

"引商刻羽,隔院呼鬟试鹦鹉",通过音乐与鸟鸣的细节,展现了主人的闲适生活和高雅情趣。"几遍回、甘忍俊,惯消息、腋风脾露",描述了主人品味茶香,享受其中的乐趣,不畏繁琐,沉醉其中。

最后,词人以"是江表、家世也,曲终善顾"收尾,既赞美了主人的家族传承,又表达了对这种文人生活的深深敬意,以及对曲终人散的感慨。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展现了主人与友人品茗论道的高雅生活场景。

收录诗词(68)

邓瑜(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乳燕飞.己巳初春,微疴偶作。百感纷来,欹枕无眠,信口赋此

世事何堪问。念椿庭、一官寄迹,终归无定。

廿载匏悬贫转累,赢得霜痕满鬓。

只手板、消磨相證。

毕竟有谁能点铁,叹空炊、无米慈劳甚。

长太息,恹恹病。离家以后难消恨。

走天涯、儿女身世,从人行径。

回忆孩提真乐趣,二十馀年一瞬。

常漫把、思亲泪揾。

何日归宁偿我愿,效斑衣、舞彩承欢景。

心切切,梦难稳。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鹊桥仙.七夕词索和璞斋

凉风瑟瑟,罗云冉冉,又是纤纤明月。

漫将奇巧乞双星,怕弄巧、依然成拙。

无情河汉,有情乌鹊,万古千秋此夕。

一年一度一相逢,总赢得、伤离惜别。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满江红.辛未仲春,归宁有日,留别璞斋夫子

如此江山,归帆里、子规声急。

才赋就、原泉淇水,暂时轻别。

剧饮莫和春醒醉,订期好数轮圆缺。

只声声、珍重不多言,心如结。蘼芜外,灵妃瑟。

杨柳畔,桓伊笛。总一般滋味,百般情结。

摺叠衣裳防冷暖,殷勤笔砚传消息。

但书来、两地说加餐。长相忆。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洞仙歌.题罗瑟青谱妹琼台诗草

柳阴阴处,恰黄鹂三请。为写司空那诗品。

算词锋剪彩,心眼缫丝,才著就、大集江东香茗。

好花开姊妹,联袖题襟,翰墨因缘更侥幸。

赠答粉奁边,牙拨银筝,愿删去、别离情境。

料伯玉盘中读回文,早四角中央,目迷云锦。

形式: 词牌: 洞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