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篇

花事萧条风雨边,登临长笑倚江天。

北庭又报军书至,南土殊非乐国年。

戎马乱嘶芳草路,戍楼深锁绿杨烟。

赋诗忆得前人句,东望望春春可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春望篇》描绘了明末动荡时期,诗人张家玉面对春景时的复杂心情。首句“花事萧条风雨边”,以风雨摧残花朵的景象,暗喻国家动荡、民不聊生的现状,透露出一种凄凉与无奈。接着,“登临长笑倚江天”一句,通过诗人登高远眺的动作,展现了他虽身处乱世,仍保持着一种超然的心态,试图在自然美景中寻求心灵的慰藉。

“北庭又报军书至,南土殊非乐国年。”这两句直接点明了时局的紧张与动荡,北方边疆战事频传,南方也并非一片乐土,表达了对战争不断、百姓苦难的深切忧虑。接下来,“戎马乱嘶芳草路,戍楼深锁绿杨烟”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的残酷和边关的荒凉,马蹄声乱踏芳草,戍楼紧闭在绿杨烟雾之中,形象地展示了战争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边防将士的艰苦生活。

最后,“赋诗忆得前人句,东望望春春可怜。”诗人借赋诗来缅怀前人的诗句,表达对历史的追思与对未来的期盼。同时,向东遥望,春天的景色虽然美丽,但在这乱世之中,却显得格外可怜,流露出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84)

张家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王季重读书佳山水楼

书城何处拥芸扉,江上青山独振衣。

碧涧时浮墨花出,白云长绕翠毫飞。

问奇客至抽玄草,报午猿啼过翠微。

却忆匡君兄弟好,搴帷曾共采苓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答绣水李青来

啸竹高踪继昔贤,御风行处亦泠然。

粉香犹着佳人赋,侠客争传白马篇。

万卷足轻南面贵,千金难易国门悬。

入林把臂仍嫌晚,何待山阴雪夜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金陵春日逢友

钟陵过雨紫烟开,南浦清江隐薄雷。

春水满堤春草绿,故园千里故人来。

莺声弱柳传歌板,燕蹴飞花落酒杯。

一醉萍踪任分散,不劳风笛夜相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南阳经武侯故宅(其一)

眼前非复旧青徐,千载琅琊有故居。

歌舞漫悲漳水雀,风云犹忆汉江鱼。

隆中未竟生前略,箧里空藏去后书。

不尽英雄满襟泪,为君凭吊重踟蹰。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