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浮云满空无所依,高冈独行来者稀。
仙人冉冉遗松老,鸣鹿呦呦生草肥。
伐木远闻何处谷,顷筐近得故时薇。
山中雨来雾先合,此日先生戴笠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林景象。诗人以“浮云满空无所依,高冈独行来者稀”开篇,形象地勾勒出云雾缭绕、山径罕至的自然环境,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超脱的氛围。接着,“仙人冉冉遗松老,鸣鹿呦呦生草肥”两句,通过仙人与鹿的描写,赋予了画面以神秘和生机,展现了山林中的和谐共生之景。
“伐木远闻何处谷,顷筐近得故时薇”则进一步展示了山林的丰富资源与生活的朴素,仿佛在诉说着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山中雨来雾先合,此日先生戴笠归”以雨后山中景象收尾,既增添了诗意,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眷恋与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不详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南园多竹暑气微,始来结屋相因依。
挂巾石壁昼雾湿,沐发池水朝阳晞。
频年车马残霜雪,六月裳衣无绤絺。
邻翁问旧坐来久,此日先生戴笠归。
老去悬车百虑灰,西风独爱菊花开。
田家酒熟邀皆去,茅屋诗成懒更裁。
欲及天清食沆瀣,要观日出上蓬莱。
赤松有约应相待,此日先生戴笠来。
舍却乡人驷马车,老身全不要人扶。
云霄一羽山头杜,风雨孤村海上苏。
薄命长镵随积雪,多情破帽落轻乌。
莫围玉带垂朱绂,此是先生戴笠图。
霜雪摧残涧壑非,深根千岁斧斤违。
寸心不逐飞烟化,还作玄云绕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