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晚眺

楼头旗影落天涯,极目平原欲暮鸦。

荇带自萦漳水曲,柳条虚拂御河斜。

百年庐井无遗俗,四海车书又一家。

诸将却趋幽蓟戍,秋风金鼓杂鸣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楼头的旗帜影子消失在天边,远望平原只见傍晚的乌鸦归巢。
水草如带环绕着漳水弯曲的河道,柳枝轻轻拂过御河斜阳照映下的堤岸。
百年老宅里已没有旧时风俗,各地的车马书信汇聚成一家。
将领们正赶往幽州和蓟州的防地,秋风中金鼓声与胡笳声交织在一起。

注释

楼头:楼顶。
旗影:旗帜的影子。
天涯:天边。
极目:放眼望去。
暮鸦:傍晚的乌鸦。
荇带:水草形成的带状物。
萦:环绕。
漳水曲:漳水弯曲处。
柳条:柳树的枝条。
御河:皇家河流。
庐井:住宅。
遗俗:遗留的习俗。
车书:车马书信,代指各地来往。
一家:一家人,这里指天下统一。
趋:前往。
幽蓟戍:幽州和蓟州的防地。
秋风:秋季的风。
金鼓:金属制成的战鼓。
杂鸣:交织在一起的鸣响。
笳:古代的一种管乐器。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谢肃的《临清晚眺》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登楼远望的景象。首句“楼头旗影落天涯”写楼头旗帜随风摇曳,影子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上,展现出辽阔的视野和苍茫的意境。次句“极目平原欲暮鸦”进一步描绘了平原上乌鸦归巢的场景,渲染出傍晚的宁静与凄凉。

第三句“荇带自萦漳水曲”以水草带状物自比,暗示诗人的情感如同漳水般曲折,流露出淡淡的乡愁或怀旧之情。第四句“柳条虚拂御河斜”则通过柳条轻拂河面的形象,描绘出一幅宁静而闲适的画面,暗含着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第五句“百年庐井无遗俗”表达了对故乡淳朴风俗的怀念,百年老宅井边,传统习俗犹存。最后一句“四海车书又一家”则寓意着国家统一,四海之内皆为一家,显示出诗人对于国家安定团结的欣慰。

整首诗以景抒情,寓言于物,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国家安宁的期盼,语言简洁,情感深沉。

收录诗词(392)

谢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陆义斋双莲图

红粉香中双并蒂,碧丝藕下暗连株。

主人一笑偶然尔,客子竞誇前所无。

堂上埙篪兄友弟,房中琴瑟妇随夫。

君家和气浓如酒,此即双莲瑞庆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题画二首(其二)

物物具天机,缘何纸上生。

有时挂素壁,自动亦自鸣。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题画二首(其一)

云巢八十翁,观化得三昧。

无声凉月下,适意芳草外。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泰]韵

题质夫竹居

西园一丛竹,岁久枝干繁。

会见鸾凤栖,莫厌鸟雀喧。

玉声寒雨碎,翠色朝烟昏。

萧萧黄素叶,风吹拥篱根。

主人避俗客,青苔坐柴门。

劲节谅无比,幽怀不可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