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张少府(其一)

恋越终辞楚,幽栖似鹿门。

烟霞长作侣,车马不闻喧。

世事惟高枕,生涯只灌园。

自耽泉石趣,岂是学桃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首句“恋越终辞楚”,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告别,可能暗含着对官场或尘世的厌倦。接着,“幽栖似鹿门”一句,以鹿门山比喻隐居之地,鹿门山是庞德公隐居之处,以此暗示了诗人追求的是一种类似古代高士的生活方式。

“烟霞长作侣,车马不闻喧”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以及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烟霞在这里象征着自然美景,而“车马不闻喧”则形象地描绘出一种远离尘世纷扰、心灵得以宁静的状态。

“世事惟高枕,生涯只灌园”两句,揭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看法——他认为真正的智慧和生活价值在于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的亲近,而非外在的功名利禄。通过“高枕”和“灌园”这两个动作,诗人表达了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最后,“自耽泉石趣,岂是学桃源”两句,点明了诗人追求的并非外界的乌托邦理想(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而是内心深处对自然之美的沉醉和对简单生活的满足。诗人通过“耽”字,生动地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痴迷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世俗的超脱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思和情感的作品。

收录诗词(1649)

徐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张少府(其二)

黑发弃轩冕,归耕南亩田。

不飞云外舄,时挂杖头钱。

野性耽丘壑,幽居远市廛。

中峰高隐处,长抱白云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甲午赴京留别社中诸子

瓠落甘南郭,飘零又北征。

愁心悲远道,短发恋微名。

别苦嫌情重,时危幸橐轻。

劳歌听已惯,任作断肠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别陈惟秦

劳歌君莫吟,吟即泪沾襟。

若比前年别,此情应更深。

梦能知道路,交只恋山林。

何处还相忆,天涯一片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溪行即事寄汝翔平夫

客路空回首,浮生未息机。

愁多难得醉,梦短不成归。

石势流边缺,滩声过后微。

翻因旅泊处,转忆旧渔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