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米

番薯当米度年华,鼓腹安閒海外家。

义士不须劳指囷,将军何事慨量沙。

笑殊香粳供天府,喜并山芋唤地瓜。

一自岛隅分种后,风流随处咏桃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薯米》由清代诗人胡健所作,通过对番薯这一作物的描绘,展现了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对社会的贡献。

首句“番薯当米度年华”,以“番薯”代替传统的粮食,形象地描述了番薯在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如同大米一样,成为度过岁月的主要食物来源。接下来,“鼓腹安閒海外家”一句,描绘出人们饱食之后的满足与悠闲,无论是身处国内还是海外,都能享受到番薯带来的幸福生活。

“义士不须劳指囷,将军何事慨量沙。”这两句通过对比义士和将军的行为,强调了番薯作为农作物的价值。义士无需为储粮而劳心劳力,将军也不必因粮食问题而忧虑。这不仅体现了番薯的丰产,也暗示了其对社会稳定的贡献。

“笑殊香粳供天府,喜并山芋唤地瓜。”这两句进一步赞美了番薯的独特魅力。香粳是珍贵的稻米,而番薯以其独特的香气与之媲美;山芋与地瓜则是番薯的不同称呼,诗人以“喜并”表达对番薯的喜爱之情。

最后,“一自岛隅分种后,风流随处咏桃花。”这句话总结了番薯的广泛种植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自从在岛屿的一角开始种植,番薯的种植逐渐普及,成为了各地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它也激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如桃花盛开时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番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作物的深深喜爱与赞美。

收录诗词(34)

胡健(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太极亭记事诗

金鳌突怒涌灵潮,首戴蓬壶矗紫霄。

渤澥安流缘重镇,岩峦环拱俨班朝。

红亭忆自初春筑,碧宇新将太极标。

八卦列成分脉络,一元资始见根苗。

胚胎万象机还伏,笼罩千门势独超。

幽旷忽焉开异境,升平允矣庆崇朝。

乾坤蕴奥全呈露,溪岭妖氛总息消。

倏报渠魁争面缚,为闻长吏作书招。

百寻铁索长鲸贯,五色牙旗归马娇。

佩犊俗移清井牧,听莺兴到集宾僚。

枝头鸟语因歌乱,槛外花香逐袖飘。

高阁夜深催进酒,小楼烟冷识吹箫。

园林此际推名胜,墟市当年怅寂寥。

客喜如今符颂祷,我怀在昔起忧焦。

林陈搆乱共诛戮,黄廖连谋复结腰。

最易潜踪山杂沓,况多游手众浮嚣。

地灵有述能旋转,邦本宜培怕动摇。

苛政不曾除猛虎,好音何以感飞鸮。

天心可向人心卜,杀气恒凭和气销。

但使官民联指臂,那愁盗贼煽风谣。

玄关孰探阴阳秘,彝训原同日月昭。

思患豫防惩怠缓,立成为本戒虚骁。

濂溪图说须详释,海国琴声未易调。

留赠后来登眺者,我言窃愿比刍荛。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九头柑

传来海上得分甘,玉乳琼浆旧未谙。

千树何当誇异种,九头今始识真柑。

曾经黄帕分携重,不厌筠笼取次贪。

正值上元嘉节后,洞庭休再忆江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茄藤社观番戏二绝句(其一)

连臂相看笑踏歌,陈词道是感恩多。

剧怜不似弓鞋影,一曲春风奈若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茄藤社观番戏二绝句(其二)

妙相天魔学舞成,垂肩璎珞太憨生。

分明即是西番曲,齐唱多罗作梵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