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沈十九拾遗同游栖霞寺上方于亮上人院会宿二首(其一)

摄山标胜绝,暇日谐想瞩。

萦纡松路深,缭绕云岩曲。

重楼回树杪,古像凿山腹。

人远水木清,地深兰桂馥。

层台耸金碧,绝顶摩净绿。

下界诚可悲,南朝纷在目。

焚香入古殿,待月出深竹。

稍觉天籁清,自伤人世促。

宗雷此相遇,偃放从所欲。

清论松枝低,闲吟茗花熟。

一生如土梗,万虑相桎梏。

永愿事潜师,穷年此栖宿。

形式: 排律

翻译

摄山景色无比优美,闲暇时我心向往着欣赏。
弯曲的松径深入林中,山岩云雾缭绕曲折。
高楼回转于树梢之上,古老的雕像嵌在山石之中。
人迹罕至处水清木秀,幽深之地兰桂飘香。
层层高台闪烁金碧,山顶翠绿与蓝天相接。
人间景象令人感慨,南朝往事历历在目。
点燃香火步入古殿,静候明月从竹林深处升起。
渐渐感受到自然之声清越,感叹人生短暂匆忙。
在此遇见宗雷,我随心所欲地放松。
在松枝下展开清谈,闲适地品茗赏花。
一生如同泥土中的草梗,诸多忧虑束缚心灵。
我渴望追随隐士,终年在此处度过。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山水自然美景和禅意的诗,充满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山寺风光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以及对心灵寄托的追求。

"摄山标胜绝,暇日谐想瞩"一句,设定了一种宁静的氛围,似乎时间都为诗人所掌控。接下来的"萦纡松路深,缭绕云岩曲"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山寺的幽深与美丽。

"重楼回树杪,古像凿山腹"进一步刻画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地方。诗人通过这些描述,不仅让读者感受到眼前的壮观,也让人感到一丝时间的沉淀。

"人远水木清,地深兰桂馥"则是对环境氛围的进一步渲染,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宁静和谐。接着的"层台耸金碧,绝顶摩净绿"又一次突显了山寺的壮丽与高远。

诗人随后转向内心世界,"下界诚可悲,南朝纷在目"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对往昔历史的感慨。"焚香入古殿,待月出深竹"则是在营造一种禅意氛围,让人感到一份宁静与平和。

接下来的几句"稍觉天籁清,自伤人世促。宗雷此相遇,偃放从所欲。清论松枝低,闲吟茗花熟"则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然、禅意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越。

最后,"一生如土梗,万虑相桎梏。永愿事潜师,穷年此栖宿"则是对个人生命价值和精神寄托的一种表达,诗人在这里展现了自己对于禅学生活的执着与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心灵探索,构建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同时也是一曲悠扬的禅意乐章。

收录诗词(388)

权德舆(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 字:载之
  • 籍贯: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
  • 生卒年:759年-818年

相关古诗词

与沈十九拾遗同游栖霞寺上方于亮上人院会宿二首(其二)

偶来人境外,心赏幸随君。

古殿烟霞夕,深山松桂薰。

岩花点寒溜,石磴扫春云。

清净诸天近,喧尘下界分。

名僧康宝月,上客沈休文。

共宿东林夜,清猿彻曙闻。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韦宾客宅与诸博士宴集

累抗乞身章,湛恩比上庠。

宾筵徵稷嗣,家法自扶阳。

簪组欢言久,琴壶雅兴长。

阴岚冒苔石,轻籁韵风篁。

佩玉三朝贵,挥金百虑忘。

因知卧商洛,岂胜白云乡。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卦名诗

节变忽惊春,临风骋望频。

支颐倦书幌,步履整山巾。

时鸟渐成曲,杂芳随意新。

曙霞连观阙,绮陌丽咸秦。

天地今交泰,云雷背遘屯。

中孚谅可乐,书此示家人。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和李大夫西山祈雨因感张曲江故事十韵

亚相冠貂蝉,分忧统十联。

火星当永日,云汉倬炎天。

斋祷期灵贶,精诚契昔贤。

中宵出驺驭,清夜旅牲牷。

触日看初起,随车应物先。

雷音生绝巘,雨足晦平阡。

潇洒四冥合,空濛万顷连。

歌谣諠泽国,稼穑遍原田。

故事三台盛,新文六义全。

作霖应自此,天下待丰年。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