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凤山焚香静坐图

天地一劳区,人世苦鹿鹿。

角利复角名,终岁疲奔逐。

劳故不能静,能静即是福。

境静心不静,寸衷尘万斛。

心静身不静,何处避凡俗。

君家有仙灯,华阳得道足。

观君静坐图,令我意枨触。

安得出红尘,把臂入深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静坐修行的深刻理解与向往。诗人以“天地一劳区,人世苦鹿鹿”开篇,将人世的忙碌与辛苦比作鹿在林中奔跑,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奔波与劳碌。接着,“角利复角名,终岁疲奔逐”进一步强调了人们为了追求利益和名声而终年劳碌不已的状态。

“劳故不能静,能静即是福”揭示了劳碌与静心之间的关系,指出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的平静。然而,“境静心不静,寸衷尘万斛”则指出即使身处宁静的环境,内心若充满杂念,仍然无法达到真正的平静。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

“心静身不静,何处避凡俗”则表达了即使心灵得以平静,身体仍需面对世俗的纷扰,暗示了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内心平静的困难。最后,“君家有仙灯,华阳得道足”赞美了许凤山拥有能够引导心灵平静的智慧与力量,而“观君静坐图,令我意枨触”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境界的向往与共鸣。

“安得出红尘,把臂入深谷”则是诗人对摆脱世俗束缚、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渴望,希望能够在远离尘嚣的地方找到心灵的归宿。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对静坐修行的深刻理解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洞察与超越的渴望。

收录诗词(5)

张玉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胡皋飏

簪缨几辈误封圻,甘把千秋让布衣。

马革一朝皮骨裹,龙山六月雪霜飞。

一腔热溅平生血,只手坚持死后旂。

寄语高堂休怅悒,生儿如此是全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野步

昨宵梦里旧江东,信步行来迥不同。

饱寇所留都是馂,薙山满眼尽成童。

断桥隐约寒烟外,破屋攲斜夕照中。

一路芦花风瑟瑟,穷通想到古英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舟中偶阅六朝文归

有花可傍便停桡,摊卷蓬窗破寂寥。

六代才华转眼过,声声流水送南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昆山道中偶见乡村有未被蹂躏者

桑柘影重重,人烽往日同。

饧箫欢稚子,社酒醉村翁。

牧笛斜阳外,书声流水中。

三年前屈指,此景遍江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