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禅悟与仙心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超然与淡泊。首句“仙心禅悟两难分”,表达了诗人对仙道与禅理难以割舍的追求,暗示了其心境的复杂与深沉。"万劫灵光一片云"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内心纯净的灵性比作飘渺的云,形象地描绘出诗人超脱尘世的意境。
次句“别有闲愁归洗马”中的“洗马”一词,通常指古代官职,这里可能暗指诗人放下俗务,寻求心灵的解脱。"不须绮语忏司勋"则表明诗人不愿用华丽的言辞来掩饰或忏悔过往的功名之事,体现出他的直率和洒脱。
“琳函旧识丹台字,石篆新镌碧落文”两句,通过“琳函”和“石篆”这些神秘的意象,寓言了诗人对修炼仙道的执着和对古老智慧的追寻。"丹台"和"碧落"皆为道教仙境,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仙心主题。
最后,“销尽平生恩怨感,清斋夜礼玉晨君”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修道来化解人生恩怨,达到心灵的净化与宁静,夜晚在清静中向玉晨君(道教中的神祇)礼拜,体现了他对超然境界的向往和对精神生活的虔诚。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既有仙道的飘逸,又有禅宗的沉思,展现了杨芳灿在清代理想追求中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