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戍旗青草接榆关,雨里并州四月寒。
谁会凭阑潜忍泪,不胜天际似江干。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萧瑟景象和士兵的孤独心境。"戍旗青草接榆关",设定了边疆地带春天的景色,戍旗在青草中摇曳,与远处的榆关相连,营造出一片荒凉之感。"雨里并州四月寒"则强化了这种萧瑟感,四月本是春意盎然的时候,但这里却是阴冷且有雨水,给人一种凄清的感觉。
"谁会凭阑潜忍泪"一句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凭阑即倚靠栏杆,潜忍泪则是秘密地流下眼泪。这表明诗人在这寂寥而又寒冷的环境中,不禁感到悲伤,但却只能默默流泪,无法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
"不胜天际似江干"最后一句,则是对这种情绪的进一步描写。这里“不胜”意味着无法承受,“天际似江干”则将诗人的心境比喻成无边际的江河之滨,给人一种无尽的孤独感和压抑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作者在边塞中的凄凉与孤独。
不详
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去是黄昏后,归当胧?时。叉衣吟宿醉,风露动相思。
斜烟缕缕鹭鸶栖,藕叶枯香折野泥。
有个高僧入图画,把经吟立水塘西。
云物阴寂历,竹木寒青苍。
水冷鹭鸶立,烟月愁昏黄。
梦啼呜咽觉无语,杳杳微微望烟浦。
楼空客散燕交飞,江静帆飞日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