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二十一首(其六)

容颜甚奇妙,光明照十方。

我适曾供养,今复还亲觐。

黄鹤楼前共语时,白蘋红蓼对江湄。

衷肠已诉无人会,惟有清风明月知。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的释正觉所作,名为《颂古二十一首(其六)》。诗中以“容颜甚奇妙,光明照十方”开篇,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光芒四射的境界,暗示了某种精神或心灵的至高状态。接着,“我适曾供养,今复还亲觐”表达了诗人曾经对其有所敬仰和供奉,而现在再次直接面对或体验到了这种神圣的存在。

“黄鹤楼前共语时,白蘋红蓼对江湄”两句,运用了典型的中国古典意象,黄鹤楼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标志性建筑,而白蘋、红蓼则是江边常见的植物,通过这些意象的组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场景,仿佛诗人与某种超然之物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了对话。

最后,“衷肠已诉无人会,惟有清风明月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深沉情感,虽然他已将心中的话倾诉,但似乎无人能真正理解,只有清风和明月能够倾听和理解他的心声。这种孤独而深刻的自我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真理、智慧或某种超越世俗理解的事物的追求和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和隐喻,探讨了人与宇宙、心灵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以及在追求真理和智慧过程中的孤独与共鸣。

收录诗词(1298)

释正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二十一首(其十八)

无人识得渠,棋局醉樵夫。

回头斧柯烂,大海亦成枯。

形式: 偈颂 押[虞]韵

游大龙湫宿寿昌竹轩

晚驱羸马下层丘,路转寒塘忆旧游。

半夜雨声碎庭竹,更疑飞沫溅龙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论语绝句(其二十二)

孔子于仁论不违,回心三月亦如之。

不违乃是回心事,心事如何子得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咏西山广福院二首(其一)

野寺孤峰上,危楼耸翠微。

捲廉沧海近,洗钵白云飞。

竹影临经案,松花点衲衣。

日斜登望处,湖畔一僧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