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秘书遣帐下持新诗追路赠行辄次韵寄上

冷云去仍来,冻雨落还歇。

平明一篙涨,珍重送船发。

端成南溪泛,宁复东堂谒。

何时公三日,请泽看山笏。

恩勤一未报,终古铭肌骨。

幡幡迹虽远,耿耿心不没。

门阑如水波,永印此孤月。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翻译

寒冷的乌云时去时回,冰冷的雨点落下又停歇。
天亮后,水位上涨一篙,我格外珍惜地目送船只出发。
你将南溪泛舟游玩,不再急于东堂拜谒。
何时能有三天假期,让我陪同您欣赏山色。
您的恩情与勤劳我尚未回报,永远铭记在心。
虽然足迹遥远,但我的忠诚之心永不消逝。
家门前的景色如同水面波纹,永远映照着这孤独的月光。

注释

冷云:寒冷的乌云。
冻雨:冰冷的雨。
平明:天亮后。
一篙:一尺或一段竹竿,用于测量水位。
珍重:珍惜。
送船发:目送船只出发。
端成:将要。
南溪泛:南溪泛舟。
宁复:不再。
东堂:东边的厅堂,可能指官署。
公三日:三天假期。
泽:恩惠。
看山笏:欣赏山水。
恩勤:恩情与勤劳。
铭肌骨:铭记于心。
幡幡:遥远的样子。
耿耿:忠诚不渝。
门阑:家门前。
孤月:孤独的月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冷云冻雨的清晨景象,感受到友人送别时的深情厚意。"冷云去仍来,冻雨落还歇",运用对仗,形象地写出天气的寒冷和雨势的断续。"平明一篙涨,珍重送船发",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以及对航程安全的祝愿。

接下来,诗人设想友人将南溪泛舟,不再急于东堂拜谒,暗示了友人将享受闲适的生活。"何时公三日,请泽看山笏",希望友人能有空闲时间欣赏自然风光,流露出对友情的期待。

诗人感慨自己未能及时回报知府的恩情,这份感激之情将永远铭记在心:"恩勤一未报,终古铭肌骨"。即使距离遥远,但忠诚之心不变,"幡幡迹虽远,耿耿心不没"。最后,以景结情,"门阑如水波,永印此孤月",以门前水波和孤月的形象,象征着友谊长存,如同静谧的夜晚中永恒的月光。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与感恩之意的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知郡安抚以立春日揭所书新安郡榜南楼之上晓雪纷集邦人以为善祥遂开宴以落之辄赋长句一篇以附风谣之末

碧瓦朱甍上牛斗,妙墨新题森锁钮。

使君笔力挽春来,一夜飞花暗梅柳。

南山与楼相对高,向来千载争雄豪。

八分三字一弹压,众峰戢戢如儿曹。

人间盛事天不隔,急催此雪成三白。

未论千古福邦人,先卜明年满冈麦。

东风酒面吹凝酥,不辞醉倒归相扶。

短歌万一传乐府,湛辈亦与公名俱。

形式: 古风

知郡检计斋醮祷雨登时感通辄赋古风以附舆颂

六月火云高偃蹇,使君有意怜焦卷。

一封红篆驿金龙,雨气倏随炉燎满。

风师避路雷车鸣,石破天惊檐溜倾。

不知稻本颇苏否,但觉溪声如百霆。

税驾朱幡未云久,造化功成屈伸肘。

我评兹事与天通,知公小试调元手。

清坛深夜宾众真,前驱霓旌后飙轮。

定有灵官识仙伯,报道紫皇思侍臣。

形式: 古风

范老前岁相别约归括苍便游四明今不知何地暇日有怀

春色重来意未阑,故人一去肯复还。

括苍洞天扫旧隐,补陀海岸寻神山。

杖屦云烟远游乐,衣裳风雪行路难。

鸿飞冥冥鸥浩荡,安得置之鸡鹜间。

形式: 古风

范村午坐

好风入修篁,槁叶舞而堕。

断续一蛩吟,高下双蝶过。

冻樾午阴圆,静极成痴坐。

老便几杖供,慵废诵弦课。

蒲团软易煖,困来百骸惰。

四傍无人声,谁惊短梦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