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潭十爱(其一)

我爱昭州水,湘漓共一源。

本无泥滓污,去有棹歌喧。

沃野藤溪道,浮琛玉海门。

有时新雨涨,多半是君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我热爱昭州的江水,它源自湘漓同一条源流。
原本清澈无杂质,行船时总伴有桨歌欢声。
广阔的田野间藤蔓溪流交错,玉海门处富饶繁盛。
偶尔新雨过后水位上涨,大多是因为皇上的恩泽。

注释

我:主语,指代说话者。
昭州:古代地名,今广西梧州市。
湘漓:湘江和漓江,两条著名的河流。
共一源:源头相同。
本无:本来没有。
泥滓:水中沉淀物,这里指浑浊。
污:污染。
去:离开,这里指水流前行。
棹歌:划船时唱的歌。
沃野:肥沃的原野。
藤溪:藤蔓覆盖的溪流。
道:道路,这里指溪流形成的路径。
浮琛:比喻丰富的财富。
玉海门:形容富饶如海的景象。
新雨:刚下的雨。
涨:上涨。
君恩:皇帝的恩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挚的《昭潭十爱》系列中的第一首,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昭州(今广西桂林一带)山水的热爱之情。首句“我爱昭州水”,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倾向,对昭州的水有着深深的热爱。接下来,“湘漓共一源”点出昭州水与湘江、漓江同源,暗示了其水质的清澈和源头的深远。

“本无泥滓污”进一步赞美了昭州水的纯净,没有杂质,流淌得自然清新。诗人通过“去有棹歌喧”描绘了舟行其上的热闹景象,既有动态的美,又增添了生活的气息。“沃野藤溪道”则展现了昭州水边的田园风光,藤蔓缠绕,溪流穿行于田野之间,景色宜人。

“浮琛玉海门”运用比喻,将昭州的水域比作珍宝满溢的海门,形象地描绘了其富饶和美丽。最后两句“有时新雨涨,多半是君恩”,诗人以雨水的丰沛象征着皇恩浩荡,暗含了对地方治理有方、民生富庶的赞誉。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既描绘了昭州水的自然之美,又寓含了对当地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的赞美。

收录诗词(39)

梅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昭潭十爱(其三)

我爱昭州观,裁基压大溪。

一楼云驻隐,双表鹤归迷。

金剜先朝语,鸾惊旧史题。

皇恩新雨露,祈福为烝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昭潭十爱(其四)

我爱昭州寺,东西占景开。

门临九峰列,僧自五天来。

讲次花飘席,斋馀鸟下台。

万民共行乐,终宴首慵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留题重光寺罗汉院赠宪上人

人尽游方證佛心,师心无着外三乘。

莲花结社新吟远,玉纸抄经旧价腾。

药杵半和铃索响,茶烟轻共衲云蒸。

我来与话高僧事,冷笑支公学养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新繁县法要院孙太古壁画罗汉

绝艺知君少,谁怜太古踪。

佳名吾党出,逸格彼苍钟。

山狖遥偷果,田衣半剥茸。

乡人当保此,此画世无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