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喜静》是明代诗人钟芳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远离喧嚣、宁静致远的生活图景。
首句“市不与嚣期,嚣然挠灵君”开篇即点出主题,市井的喧闹与内心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对喧嚣生活的厌倦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接着,“离嚣即清旷,跬步生兰薰”两句,描绘了远离尘嚣后,心灵得到释放,仿佛置身于一片清新旷远的环境中,空气中弥漫着兰花的香气,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高雅。
“小沼尚之风,微波何粼粼”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美丽,小池塘中微风吹过,泛起细碎的波纹,在阳光下闪烁着粼粼波光,展现出一种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须臾阒天籁,瑶光漾高旻”两句,诗人以时间的短暂和空间的辽阔,强调了这份宁静的珍贵与深远。片刻的寂静中,连天空的声音都消失了,只有瑶光(指清澈明亮的光芒)在高远的天空中荡漾,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接近宇宙本源的意境。
接下来,“悠然十亩间,平堤环翠筠”描绘了广阔的视野和周围的绿意盎然,诗人仿佛置身于一片翠竹环绕的广阔土地上,心情悠然自得。而“柴扉不须扃,境僻无车尘”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僻静与纯净,没有外界的干扰,心灵得以自由呼吸。
最后,“居闲泰宇定,守寂神理存”表达了诗人通过内心的宁静达到宇宙的和谐与精神的安定,强调了内心的修养对于达到宇宙真理的重要性。整首诗通过对静谧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以及在宁静中寻找宇宙真理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