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画楯朱栏绕碧山。平湖徙倚水云宽。
人家杨柳带汀湾。
目力已随飞鸟尽,机心还逐白鸥闲。
萧萧微雨晚来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自然的山水画面。开篇"画楯朱栏绕碧山",通过对比鲜明的色彩和形状,勾勒出山峦的轮廓,给人以深远的感觉。接着"平湖徙倚水云宽",展现了湖光与山色交融的壮丽景象,空间感十足。
第三句"人家杨柳带汀湾",转向人们生活的温馨场所,杨柳依附在岸边,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氛围。诗人通过这种描写,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也点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以下两句"目力已随飞鸟尽,机心还逐白鸥闲",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诗人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的向往,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这不仅是对眼前景物的观察,更是诗人情感世界的投影。
最后一句"萧萧微雨晚来寒",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微雨带来的凉意,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寂寞的情调,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忧郁色彩。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摹,以及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怀。
不详
原名备。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秋到郊原日夜凉。黍禾高下已垂黄。
荷花犹有晚来香。
天上佳期称七夕,人间好景是秋光。
竹洲有月可徜徉。
暖日和风并马蹄。畦秧陇麦绿新齐。
人家桑柘午阴迷。
山色解随春意远,残阳还傍远山低。
晚风归路杜鹃啼。
已是青春欲暮天。酒愁离恨不禁添。
尊前休说见郎难。
别后要知还有意,生前莫道便无缘。
雁来频寄小蛮笺。
歙浦钱塘一水通。闲云如幕碧重重。
吴山应在碧云东。
无力海棠风淡漾,困眠宫柳日葱茏。
眼前春色为谁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