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双竹堂壁

江上樯竿一百尺,山中楼台十二重。

山僧楼上望江上,遥指樯竿笑杀侬。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翻译

江面上的船桅高一百尺,山中的楼阁有十二层深。
山中的僧人在楼上眺望江面,远远指着船桅笑着对我说。

注释

樯竿:船桅。
一百尺:极高。
楼台:楼阁。
十二重:多层。
山僧:山中的和尚。
遥指:远远地指着。
笑杀侬:笑得让我受不了。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题双竹堂壁》。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江上樯竿与山中楼台的高低,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更深化了人世间的物我关系。

"江上樯竿一百尺,山中楼台十二重。" 这两句开篇即以鲜明对比的手法,将江面上的渔舟与山中的建筑置于同一画面内,通过数字的具体描绘(一百尺、十二重),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山僧楼上望江上,遥指樯竿笑杀侬。" 这两句则引入人物动作,山中居住的僧人在楼台上远眺江面上的渔舟,从而产生了超然物外的笑容。这不仅描绘了僧人的心境,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杀侬"一词,更添了一份对世间红尘的调侃和无奈。

整首诗运用对比与象征,既展示了苏轼卓越的艺术才华,也反映出他在政治低潮时期的心境与哲思,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极富表现力的佳作之一。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风水洞闻二禽

林外一声青竹笋,坐间半醉白头翁。

春山最好不归去,惭愧春禽解劝侬。

形式: 七言绝句

法惠小饮以诗索周开祖所作

立著巫娥多少时,安排云雨待清词。

酒酣鲁叟频相忆,曲罢周郎尚不知。

海鹞无踪飞过速,云龙有报发来迟。

从今莫入寻春会,为欠梅花一首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陈时发太博双竹

千年谁复继夷齐,凛凛霜筠此斗奇。

要识苍龙联蜺意,拟容丹凤宿凰枝。

扶持有伴雪应怕,裁剪无人风自吹。

莫遣骚人说连理,君看高节孰如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周夫人挽词

教子通经古所贤,安贫守道节尤坚。

当熊遗烈传家世,投烛诸郎慰眼前。

不待金花书诰命,忽惊玉树掩新阡。

凯风吹棘君休咏,我亦孤怀一泫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