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元代诗人潘升所作,题为《崔清献公祠》,是对崔清献公祠的赞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崔清献公的崇高敬仰与赞美。
首句“天南奇气钟此老”,开篇即以“天南奇气”形容崔清献公的非凡之气,将其置于天地之间,凸显其独特地位。“钟此老”则强调了崔清献公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性,如同天地间凝聚的精华一般。
“眇视人间冕有蝉”一句,通过对比人间的权贵(以“冕”代指)与崔清献公的超然态度,表现了他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一顾,展现出其高尚的人格魅力。
“去曲江张半千里,继清献赵作三贤”两句,将崔清献公与历史上其他两位贤者相提并论,通过空间距离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崔清献公与传统贤者的联系,同时也暗示了他超越时空的影响力。
“山高水远今犹昔,屋旧祠新人亦天”描绘了崔清献公祠的环境,山川依旧,岁月更迭,祠堂虽旧,但新的人们依然能感受到其精神的光辉,体现了崔清献公精神的永恒与传承。
“扶植每难冰雪后,寒花从此再鲜妍”以自然界的景象比喻社会的变迁与复苏,即使经历了艰难困苦(“冰雪后”),崔清献公的精神也能像寒冬后的花朵一样,重新绽放出生命的活力与美丽,寓意着他的思想与品德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崔清献公祠的描绘,不仅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也蕴含了对理想人格和社会进步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