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荆溪词二首(其一)

四月荆南征税始,一岁官粮,减半琴堂比。

山澨良民宜解意,输公便可欢呼醉。

宪檄频摧如雨坠,饷务营怀,亏煞慈仁吏。

典尽簪钗心甚瘁,村头尚急酬神戏。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鉴赏

这首《蝶恋花》描绘了清代诗人黄锡朋在荆溪地区所见的一幅社会图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地农民在赋税重压下的生活状态。

首句“四月荆南征税始”,点明时间与地点,四月是农事繁忙之际,而荆南则是征收赋税的开始,预示着农民即将面临沉重的经济负担。接着,“一岁官粮,减半琴堂比”一句,对比了过去与现在的赋税情况,暗示了赋税的增加,给百姓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山澨良民宜解意,输公便可欢呼醉。”这两句描绘了在赋税重压下,百姓虽有怨言,但为了应付官府,不得不暂时放下不满,以欢笑掩饰内心的苦楚。这种无奈与妥协,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

“宪檄频摧如雨坠,饷务营怀,亏煞慈仁吏。”宪檄频繁下达,如同雨点般密集,显示了官府对赋税征收的严格要求和紧迫性。这不仅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也使得为官者陷入两难境地,既要执行上级命令,又要考虑百姓的实际情况,体现了官吏面临的道德与现实的冲突。

最后,“典尽簪钗心甚瘁,村头尚急酬神戏。”这一句揭示了百姓为了缴纳税款,不惜典当家中的财物,甚至包括象征身份与尊严的簪钗,生活之艰难可见一斑。同时,即使在如此困境中,村民们仍不忘举行酬神戏,以求得心灵的慰藉和对未来的一丝希望。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深刻反映了清代社会底层人民在赋税重压下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坚韧。

收录诗词(5)

黄锡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蝶恋花.荆溪词二首(其二)

四月荆南农劝事,爱护秧针,戽水溪西地。

遥拟田间充饼饵,儿童喜跃灯前记。

眼见场头黄麦穗,求得晴天,打出盘餐利。

学种瓜蔬时灌溉,村中莫效城中戏。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倦寻芳.冬日阳朔道中

巨灵乍擘,暗水中分,千岩断碧。

似雨还晴,深处欲迷天日。

古木风吹山鬼啸,寒潭月落鲛人泣。

最难禁,舣孤舟夜半,怒涛荡魄。

漫回首,江南春晓,近浦红凝,遥岫翠滴。

锦舫花骢,游遍莺郊燕陌。

客枕惊残乡国梦,蓬窗愁谱关山笛。

任荒寒,作浓阴,瘴烟如滴。

形式: 词牌: 倦寻芳

浣溪沙.晚发见微雪

侵晓匆匆策骑先,怪他山色淡于烟。

一鞭寒透五更天。

高拂柳丝凝玉屑,轻粘草甲碎花钿。

暗传春色到梅边。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倾杯乐.送次山再至济上

何处驱愁,此闲亦乐,游方汗漫。

正春浅、花疏日淡,一鞭又指,任城古县。

南池宾从迟欢宴。奈当筵听朝雨,阳关声缓。

桥名情尽,赢得柳梢折短。记太白,当年行遍。

怕今日风流,香令散。

重携到,彩笔如椽,百篇斗酒诗卷。

曾几度、登高望远。莫惹起,浮云宫殿。

离思好长,则寄女娲陵畔。

形式: 词牌: 倾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