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丹丘梵才上人山居

禅家真隐处,翠谷倚城隍。

海近云归早,山孤鸟去长。

石当泉脉润,风度柏枝香。

此地容吾否,中霄去意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禅宗修行者的真正隐居之地,紧靠着翠绿山谷依傍着城隍庙。
靠近大海的地方,云彩早早归来;孤独的山峰上,鸟儿飞得更远。
石头挡住泉水,使它滋润;清风吹过,柏树散发出香气。
这里能否容纳我?我心中升腾起想要直上九霄的狂野之志。

注释

禅家:指禅宗修行者。
真隐处:真正的隐居之处。
翠谷:青翠的山谷。
城隍:古代城镇守护神。
海近:靠近海边。
云归早:云彩早早落下。
山孤:山势孤独。
鸟去长:鸟儿飞得远。
石当:石头阻挡。
泉脉:泉水源头。
润:滋润。
风度:微风吹拂。
柏枝香:柏树枝发出香气。
此地:此处。
容吾否:能容纳我吗。
中霄:九霄之上。
去意狂:强烈的离去愿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遵式的《寄题丹丘梵才上人山居》,描绘了一幅深山隐居的画面。首句“禅家真隐处”表达了对禅修生活的理想追求,暗示了山居环境的清静与超脱。接下来的“翠谷倚城隍”描绘了山居位置,青翠山谷依傍着城墙般的山峰,显得幽深而宁静。

“海近云归早”写出了山居之地临近海边,云雾缭绕,仿佛随着海潮早早归来,增添了山居的神秘感。而“山孤鸟去长”则通过描绘山的孤独和鸟儿飞翔的悠长,进一步渲染出山居的远离尘世之感。

“石当泉脉润,风度柏枝香”两句,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山居环境的自然之美,石头承载泉水,滋养着生机,清风拂过,柏树散发出香气,营造出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

最后,“此地容吾否,中霄去意狂”表达了诗人对能否在此地长久隐居的疑问,以及内心深处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禅意贯穿,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对心灵自由的渴望。

收录诗词(69)

释遵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释大方广佛华严经贤首菩萨赞佛偈(其一)

又放光明名见佛,此光觉悟将终者。

令随悟念见如来,命终得生其净土。

形式: 偈颂

释大方广佛华严经贤首菩萨赞佛偈(其二)

见有临终劝念佛,及示尊像令瞻敬。

俾于佛所深归仰,是故得成此光明。

形式: 偈颂

句(其二)

翔空迹自绝,不在青青山。

形式: 押[删]韵

句(其一)

真空是选场,大觉为官位。

形式: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