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残月如新月和徐茂吴司理

渺渺空江月,今宵是几更。

微生大江曙,反映一痕明。

魄减还疑朏,轮亏似欲盈。

纤纤欺朗宿,宛宛续寒檠。

兔老全无窟,蓂消尚有茎。

犹馀半面识,未改曲眉清。

渐觉神乌逼,虚回灵鹊情。

莫愁圆景尽,坐待桂丛生。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残月如新月的静谧夜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月之形态、光影变化及自然界的反应一一展现,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神秘的氛围。

首句“渺渺空江月,今宵是几更”,开篇即以空旷的江面与高悬的明月相映成趣,引人入胜。接着,“微生大江曙,反映一痕明”两句,描绘了晨光初现时,江面上月影的微妙变化,展现出月色与曙光交织的美丽景象。

“魄减还疑朏,轮亏似欲盈”则进一步刻画了月相的变化,月之轮廓时而减损,时而似乎要重新圆满,这种动态美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韵律。

“纤纤欺朗宿,宛宛续寒檠”两句,通过“欺”字,生动地表现了月光在夜晚中的独特魅力,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夜,月光也能给予人们温暖与希望。同时,月光的延续性也暗示了时间的连贯性和生命的永恒。

“兔老全无窟,蓂消尚有茎”两句,运用象征手法,以“兔”和“蓂”(一种植物)的形象,表达了岁月流逝、生命更迭的主题,但即便如此,自然界依然保持着其固有的规律与秩序。

“犹馀半面识,未改曲眉清”则展现了月虽残缺,但其清雅之气未变,寓意着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人的内心仍应保持纯净与坚韧。

最后,“渐觉神乌逼,虚回灵鹊情”两句,通过“神乌”(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和“灵鹊”的形象,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莫愁圆景尽,坐待桂丛生”则是全诗的情感升华,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美好事物的期待与信心,即使当前面临的是残缺与不完美,但只要心怀希望,终将迎来更加圆满与美好的时刻。

整首诗通过对月相变化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生命、时间等宏大主题的思考,同时也传达了积极向上、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

收录诗词(106)

杨承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风

山风吹女萝,细雨石上起。

湿尽石边松,还作溪中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东山别墅待月

东溪天欲青,忽辨溪间树。

涧鸟却惊鸣,飞入前山雾。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遇]韵

雨晴泛湖(其一)

谷口湖全白,渔家柳半青。

今朝好晴色,都上水心亭。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青]韵

雨晴泛湖(其二)

水远高于席,山青欲入船。

鸬鹚漫自在,出没大湖天。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