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无定河行

昔闻无定河,远使河之涘。

源自大荒来,浊浪吼千里。

奔流何湍悍,颓沙性善徙。

地是古战场,四顾悲曷已。

其窟涨征魂,貂锦三千死。

时清无战骨,水寒终北鄙。

磨刀刀未莹,饮马马不喜。

一望塞垣深,九月边风起。

归渡会冰坚,悲哉宦游子。

北首溯河源,怨此南流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无定河的深刻感受,展现出其历史沉淀和战争痕迹。首句“昔闻无定河,远使河之涘”以回忆起源头的方式引入,暗示着河流的历史悠久。接下来,“源自大荒来,浊浪吼千里”描绘了河水汹涌澎湃的景象,仿佛能听到其激荡的怒吼。

“奔流何湍悍,颓沙性善徙”进一步刻画了河水的湍急与沙洲的移动,暗喻着岁月的变迁和战争的残酷。“地是古战场,四顾悲曷已”表达了诗人对昔日战场的感慨,以及对战争带来的无尽哀伤。

“其窟涨征魂,貂锦三千死”直接提及战争的牺牲,令人痛心。“时清无战骨,水寒终北鄙”则反映了和平时期仍能感受到战争的余威,以及北方寒冷环境的凄凉。“磨刀刀未莹,饮马马不喜”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强化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最后两句“一望塞垣深,九月边风起”描绘了边疆的辽阔与气候的严寒,而“归渡会冰坚,悲哉宦游子”则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的游子的同情。“北首溯河源,怨此南流水”以怨恨河水南流,寓言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无法回归的无奈。

整体来看,董文骥的《缘无定河行》以河为线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历史的厚重和战争的残酷,以及游子的思乡之情,具有强烈的边塞诗特色。

收录诗词(13)

董文骥(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吴学士梅村送王元照

故国重来客蓟门,宣和遗迹一无存。

白头只索《丹青引》,文彩风流旧子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暮抵蒲城望余雪

秦山雪后看,余雪半峰寒。

马色斜阳尽,车声古道乾。

金城悲麦秀,玉殿想云端。

暮鸟归飞急,王程尚未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骊山温泉

山上千门山下池,玉环何处洗奚儿。

野人分得温泉水,菜甲红于锦荔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三月廿二日汾阳道上见梨花折得一枝口号

东风远到晋山迟,三月梨花始放时。

雨里粉痕殊郑重,月中空色共迷离。

待人雪夜寒无粟,骑马平明淡扫眉。

九十春光故园外,乡心客眼寄琼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