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苦竹岭山行绝顶望四明山四首(其三)

明山高郁律,一上一崔嵬。

云捲千峰雪,风传万壑雷。

扶桑天外见,初日夜中回。

目断尘凡路,飘飘鸾鹤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登山远眺四明山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峦的高耸与雄伟,以及自然界的壮阔与动态。

首句“明山高郁律”开篇即点出山之高峻,用“郁律”二字形象地描绘出山势的挺拔与苍劲。接着“一上一崔嵬”进一步强调山的险峻与巍峨,仿佛在告诉读者,这是一次艰难而壮丽的攀登之旅。

“云捲千峰雪,风传万壑雷”两句,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山间云雾缭绕、雪峰皑皑的景象,以及风吹过山谷时雷鸣般的声响,营造出一种气势磅礴、震撼人心的氛围。

“扶桑天外见,初日夜中回”则将视野拉远,想象中天边的扶桑树在远处若隐若现,而太阳似乎在一天之中从东方升起又回到西方,这种时间的流转与空间的广阔交织在一起,赋予了画面以深远的意境。

最后,“目断尘凡路,飘飘鸾鹤来”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超越与向往,仿佛在说,只有远离尘嚣,才能见到那自由飞翔的鸾鹤,暗示着心灵的净化与精神的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四明山的壮美,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超脱和精神追求的向往,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47)

汪礼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从苦竹岭山行绝顶望四明山四首(其四)

石栈渺烟霞,春临万谷花。

人将身倒影,山亦汉通槎。

翠湿惊岚落,风深畏日斜。

扶摇今始信,莽莽竟天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入仗锡寺

古寺高悬碧嶂馀,清溪直走梵王居。

钟声晓落千林月,石色寒窥万古书。

小阁峰阴晴雪拥,乱山天外白云疏。

人传飞锡何年事,风送空花点客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游三峡

三峡名何胜,人疑到蜀中。

千峰悬鸟道,万谷走松风。

响溅青天雨,寒飞紫涧虹。

都忘归路晚,霁色满遥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坐潺湲洞

霏烟织翠沙雨风,珠玑迸作千年虹。

鸟声不到春山空,倏忽七日开洪濛。

苍水使者乘龙死,玉简金绳秘不启。

为看今日逍遥事,水萧萧兮石齿齿。

形式: 古风